在2008年11月底的台灣國際創投論壇中,總統馬英九宣示台灣將發展介於第二級(製造業)與第三級(服務業)之間的「2.5級產業」,而擴大規模後的國發基金,未來也會將2.5級產業列入投資標的,希望由政府帶頭來扶植整個2.5級產業的發展。
所謂的2.5級產業,指的就是建立在製造業上的服務業。較具體的定義則是指製造業在歷經服務化的過程後,將服務功能或部門獨立,並發展為具一定規模及影響力的產業。
長期以來,由於台灣的生產要素相對競爭力比其它新興國家弱(例如:天然資源較少、薪資水準較高),使得單純製造業外移情況嚴重,留在台灣的製造業者為了生存,勢必要思考如何結合服務業來提高本身的附加價值,因此也給了2.5級產業在台灣極佳的發展契機。
2.5級產業在產業鏈中,主要扮演了連結上游供應商以及下游製造業客戶的角色。對於上游供應商來說,2.5級產業清楚掌握了市場兩端的商情,因此能夠提供上游最即時的市場資訊,做為新產品開發上的重要參考;對於下游製造業客戶,2.5級產業則協助導入最近製程技術,並提供解決方案改善生產效率。
包括機械設備、電子零組件通路代理,以及系統整合、工程承攬產業等,這些過去被稱做貿易代理業或黑手機械業,都是屬於2.5級產業的範疇。
讓2.5級產業能夠無法取代的最大關鍵,就在於「跨業整合技術能力強」以及「永遠走在客戶前面」。以進口化學原料起家的華立(3010)為例,長期下來累積了豐富的跨產業、跨產品的關鍵整合技術,可隨時拿出來解決製造業客戶的燃眉之急,又能夠走在製造業客戶前面,協助製造業客戶引進新技術,排除量產階段的地雷,因此成立四十二年來不僅從來沒有虧損過,甚至因為提供服務而增加了附加價值,讓毛利率由早期只抽取代理佣金的3~5%,提升到目前10%以上。
除此之外,羅昇(8374)也是國內2.5級產業的代表業者,長期以來羅昇(8374)不僅能提供上游供應商關於區域性市場的動態資訊、與產品開發的建議,更能提供多樣化品牌產品線與技術整合服務,滿足下游客戶One stop Solution(一次購足)的需求,進一步降低下游製造商的庫存風險,這也解釋為什麼羅昇(8374)可以長期維持20%以上的高毛利,並且保持自成立以來從未賠錢的記錄。
由於過去台灣只重視製造業價值的情況下,沒有人注意到2.5級產業的整合服務價格,因此本身沒有生產線的2.5級業者往往公司價格都被嚴重低估。如今隨著馬政府將2.5級產業列入扶植發展對象,市場也逐漸看到2.5級產業在供應鍊中的價值,因此2.5級業者過去被低估的公司價格,未來可望獲得平反的機會。
【延伸閱讀】
2011-08-29 |
|
2011-08-26 |
|
2011-07-26 |
|
2011-05-04 |
|
2011-05-03 |
|
2011-04-29 |
|
2011-04-20 |
|
2011-04-13 |
|
2011-03-02 |
|
2010-12-28 |
|
2010-12-08 |
|
2010-12-06 |
|
2010-08-27 |
|
2010-07-13 |
|
2010-07-02 |
|
2010-06-24 |
|
2010-06-01 |
|
2010-04-16 |
|
2010-04-12 |
|
2010-04-06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