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續前一篇獨家專訪宜進(1457)董事長詹正田的內容。財務逐漸走向穩健的宜進實業,正好搭上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後,對化纖產品的龐大需求商機,因此透過在台灣生產,從香港進口的三角貿易,一方面迅速擴大了公司的營運規模,另一方面除了原有位在員林、新竹、桃園的生產基地之外,還大手筆地購入彰化縣花壇鄉高達6000坪的土地,並引進歐洲比利時最新的機器設備來提高生產效能,而此投資案,不僅被經濟部評選為1992年紡織產業最重大的投資案以及自動化觀摩示範廠商,更凸顯根留台灣的經營決心,隔年的宜進實業,還榮登第2屆國家磐石獎榜首的肯定。

 

 

2017-6-28 上午 09-52-20

 

 

「1980年到1990年中期,是台灣紡織業的黃金年代,不僅同業之間一直購買機器擴充產能,前五大加工絲廠也分別在台股掛牌上市,進入資本市場,」他解釋,整個產業成長的主因,就是當時中國大陸並沒有自己的供應鏈,因此提供台商營運大成長非常重要的養分。

 

 

然而,台灣紡織業在歷經10多年的榮景,1995年以後開始出現變化,當時中國大陸官方政策,已經開始刻意扶植本土廠商,加上銀行融資取得不容易,以及台商營運成本較高的劣勢,因此在大環境驟變下,台商開始面臨到不轉型就不能生存的龐大壓力,「1990年到1995年台灣化纖產值比大陸還要大,但目前大陸已經是台灣的20倍大,」詹正田提出數據,明確指出兩岸產業實力的此消彼長。

 

而兩岸產業的劇烈變化,也直接反應在宜進(1457)股價的表現上,一路從1994年12月高峰的72元,跌落到2000年11月時的2.76元,股票市值整整蒸發96%。

 

 

2017-6-28 上午 09-52-06

 

 

 

他進一步說明,相較於同業很早就西進到中國大陸設置生產基地,宜進直到1998年才到杭州投資了一筆9萬坪土地,「我們過去的時間比較慢,1998年籌備,2000年才開始量產,但當時進去的時機,不僅要面對幹部不斷被陸企挖角的問題,台商規矩做生意的模式,也在競爭上吃了許多悶虧,」詹正田感概地表示,辛苦的經營環境,也讓宜進在2010年做出結束大陸生產線的決定,此外,除了將閒置廠區出租,透過賺取租金的方式來提高營運效益之外,集團投資的重心也重新再回到台灣。(未完、待續)

 

 

@我要訂購《投資家日報》

 

 

【延伸閱讀】

2017-06-29

獨家專訪宜進(1457)董事長詹正田:產業升級的模範

2017-05-11

引爆甜蜜點,宜進(1457)車用紡織開始收割

2017-05-09

現金減資的魅力,從邦特(4107)到宜進(1457)

2017-05-08

有土斯有財,宜進(1457)價值爆發在即!?

2016-11-25

3分鐘拆解加工絲大廠宜進(1457)的產品競爭力

2016-11-24

加工絲報價觸底反彈,宜進(1457)能否大漲412%?

2016-07-21

汽車輕量化,車用紡織股宜進(1457)營運不看淡!

2016-07-04

台灣紡織業的升級與轉型,以宜進(1457)為例!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uckylong 的頭像
    luckylong

    孫慶龍的投資部落格

    lucky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