邦特(4107)2013年年初股價從前波高點37.75元滑落,若以1/17最低點32.5元計算,回檔的幅度高達13.90%,不僅讓當時持股的投資人有點擔憂,甚至嘆息怎麼沒在股價37.75元先獲利了結一趟,等股價下來之後,再買回來?投資人會有上述的想法是合理的,然而,平心而論,卻有可能掉入到「看圖說故事」的陷阱中。
這是個簡單的邏輯,假設一檔股票根據綜合評估之後,預估潛在的獲利可高達100%,那為什麼要在賺了30%之後,就先行獲利了結?除非,未來有不確定的風險在裡頭。
一般而言,投資市場中所認定的不確定風險,包含大盤分析(例如台股可能會有大跌的風險),技術分析(例如股價漲多了會回檔,或者股票的籌碼變亂了),以及基本面分析(例如公司營運出現變壞的發展)。
慶龍認為,類似台股可能會有大跌風險這類的理由,實在不足以構成要提早賣出潛力股的理由,原因有二:(1)台股大跌或許根本不會來,只是市場杞人憂天的看法;(2)假設台股真的大跌,一來我們已經有負15%停損機制可以做最後的保護,二來好公司即使股價下跌,回復的速度也會比較快。
另一個不確定的風險,就是從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看,提出股價漲多(乖離率)會回檔,或者頭部(M頭)隱然形成的觀點,筆者認為也不足以支持賣掉潛力股的理由。
下圖為羅昇(8374)在2010年~2011年時的股價走勢圖,當時在11月初,羅昇的股價從39.05元一路起漲,僅1個時間就漲到55.5元,之後稍微回檔到48.5元,沒多久續漲到56元之後又欲振乏力跌落到46.3元,不但自前波高點回檔17.32%,技術分析中M頭的型態也隱然形成。
看到如此技術分析所揭露的風險,投資人該賣出羅昇這檔股票嗎?
羅昇(8374)之後股價的走勢,不但M頭大跌的風險沒有來,3個月後更一路從46.3元大漲到95.7元,上演了一齣噴出的驚人行情,換言之,技術分析中所揭露的不確定風險,也不足支持賣出潛力股的理由。
三個不確定的風險中,慶龍認為只有基本面的分析,才是足以提早賣掉潛力股的真正理由,簡單來講,除非(1)目前股價已經超過合理股價,甚至來到逢高賣出價,與(2)公司基本面出現變壞的發展等兩個因素。
整體而言,對於逢低買進的邦特(4107),投資策略只有一個:股價還沒有漲到目標價前,都不會考慮賣出,因為假設持股獲利可達100%,那又為什麼要在乎那30%的蠅頭小利呢?
【延伸閱讀】
2013-06-28 |
|
2013-06-27 |
|
2013-06-24 |
|
2013-04-16 |
|
2013-04-15 |
|
2013-03-07 |
|
2013-01-04 |
|
2012-12-18 |
|
2012-12-18 |
|
2012-11-22 |
|
2012-10-30 |
|
2012-09-10 |
|
2010-10-04 |
|
2010-08-06 |
|
2010-01-15 |
|
2009-09-11 |
|
2009-09-1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