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序進入9月份,對於台股中生技醫療產業最大的利多題材,就是政府獎勵投資抵減的適用廠商,將從現行的新藥公司與第三級醫療器材公司,擴大到第二級的醫療器材公司,相關的新聞內容,摘錄如下:
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大鬆綁!繼新藥公司獲投資抵減稅額後,適用對象也將放寬至第二類高階醫材,預計9月修法後上路,聯合骨科(4129)、邦特(4107)、太醫 (4126)等生醫族群將受惠。
專家表示,目前生技新藥條例的適用範圍仍有侷限,特別是高風險醫療器材方面,原規劃僅植入、置入人體內第三等級的醫療器材可適用,但檢視國內醫材產業分布的狀況,生產第三級醫療器材的僅占全部業者的7%,而第二等級占比高達49%。換言之,許多屬於台灣關鍵利基、需要投入高研發金額、危險性高、須進行臨床試驗之醫材項目,目前並不在獎勵對象之列。
與會專家指出,生技製藥產業為一知識密集產業,往往需經5至10年的研發,才有產品,其所需資本及遭遇風險較高,期盼政府放寬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適用對象,讓廠商資金能夠撐過研發的死亡幽谷,讓高附加價值商品得以進入市場、擴大產值,回饋國家稅收。(新聞來源:工商時報─記者杜蕙蓉/台北報導)
納入到政府獎勵投資減免的範圍內,會產生哪些好處?大體上,可區分為三方面:
(一) 獎勵研究發展:
凡事用於投資研究或人才培訓的支出,每100元中就可以有35元,完全直接抵減當年度公司的營利事業所得稅額,而超過35元的部分,則可以按50%減抵之。
(二)鼓勵資金投入:
為鼓勵生技公司在資本市場上募集資金,以利於擴充營運的發展,凡事持股達3年以上的股東,法人股東可減抵或申請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,自然人股東則可申請投資抵減。
(三) 吸引高階專業人才:
凡事認定具有技術價值的高階專業人員,所分配的「技術股」,可免計入當年度的綜合所得稅額。
總結而論,納入到政府獎勵投資減免的範圍內,將為日後營運創造出「降低稅賦」、「吸引資金」、「吸引人才」等三大優勢。
【延伸閱讀】
2012-09-04 |
|
2012-08-31 |
|
2012-08-20 |
|
2012-04-10 |
|
2011-11-01 |
|
2011-06-27 |
|
2011-06-08 |
|
2011-06-07 |
|
2011-05-19 |
|
2010-09-30 |
|
2010-09-29 |
|
2010-09-06 |
|
2010-08-06 |
|
2010-01-21 |
|
2010-01-20 |
|
2009-12-30 |
|
2009-12-30 |
|
2009-08-2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