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國際油價處於相對低檔的水準,不僅刺激一般消費者開車的頻率,更帶動汽車銷售量的成長,根據LMC Automotive的預估,2017年全球汽車銷售量可望突破1億台,2020年則上看到1.11億台。
未來幾年,除了全球汽車銷售量呈現穩定的成長趨勢之外,還有另外兩大產品趨勢,也將改變現有的產業生態,一是車用電子佔汽車成本的比率將逐年攀升,二是各國政府對於汽車排放量的標準更加嚴格。
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資料顯示,1990年時車用電子雖然僅佔整體汽車成本比重的15%,但隨著汽車邁向「智慧化」的過程,2020年車用電子的占比將成長到35%,2030年預估將突破50%的關卡。
慶龍從2009年以來,便長期追蹤並發表一系列關於「車用電子」產業的看法,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訂戶,可延伸點選閱讀以下的資料庫文章:【投資家日報之車用電子】
再者,近幾年,在環保意識抬頭下,全球各國對於汽車廢氣排放的標準,也出現越來越嚴格的變化,以美國汽車為例(下圖表藍色曲獻),2000年每公里排放CO2的標準為200公克,2015年降低到170公克,預計到2025年將下降到70公克,整整較2000年時的標準減少65%的碳排放量。
此外,中國汽車(下圖表黃色曲線)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,雖然2000年到2015年期間,僅從原本的210公克減少到170公克,但在未來5年標準趨嚴下,預計2020年時也將下探到118公克,較10年前減少了43%的碳排放量。
一般而言,要減少汽車的廢氣排放,可從兩方面著手:一是發展完全不需要汽油就能行駛上路的電動車,二是透過汽車輕量化的結構變化,進一步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。
根據LMC Automotive的預估,雖然2015年到2020年全球電動車的銷售量,可維持10.5%的年複合成長率,但由於市場規模僅為500萬台,約佔全球汽車銷售量的5%,因此對於降低整體汽車CO2的排放貢獻,顯得微不足道。
反觀推動汽車輕量化,達到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,反而成為降低CO2排放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,至於汽車如何達到輕量化?關鍵就在「車用紡織」的運用上,而此一產品趨勢,也讓英國Textiles Intelligence樂觀的預估:未來每輛汽車搭載的車用紡織,將從目前平均20公斤,上升到2020年時的35公斤,成長率高達75%;至於「車用紡織」包括了五大應用領域:
(一)內裝材料:例如車頂棚、地毯、座椅布套、遮陽板、隔音材、車門邊片窗框與門飾等等。
(二)安全系統:例如安全氣囊、安全帶等。
(三)橡膠製品:例如傳動皮帶、胎簾布、管線基材等。
(四)過濾材:例如空調、燃料、潤滑油等過濾材。
(五)其他:例如引擎吸音隔熱棉、行李箱、車體各式擋板等。
整體而言,由於車用紡織品更強調例如隔熱、阻燃、防滑、耐磨、防穿刺、耐日照、防靜電、透氣、耐濕抗凍等機能要求,因此不僅跨入門檻較高,相關廠商也可享有較高的毛利率。
【延伸閱讀】:
2016-04-20 |
|
2016-04-06 |
|
2016-01-04 |
|
2015-12-16 |
|
2015-11-03 |
|
2015-09-18 |
|
2015-09-14 |
|
2014-04-09 |
|
2014-03-05 |
|
2014-02-14 |
|
2014-01-15 |
|
2014-01-13 |
|
2014-01-06 |
|
2013-07-17 |
|
2013-06-05 |
|
2013-04-04 |
|
2012-05-07 |
|
2012-02-22 |
|
2011-07-08 |
|
2009-12-08 |
|
2009-10-06 |
|
2009-10-0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