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不僅是人類最早發現的金屬之一,由於銅本身又具備堅韌、耐磨,延展性、導熱與導電皆佳的條件,因此更廣泛地被運用在工業生產製造上,甚至被許多經濟學家冠上「銅博士」的稱號,可用來精準反應當前的全球經濟,是處於成長?還是陷入衰退的階段?
相較於國際原油價格的大跌,參雜了許多美國、俄羅斯與沙烏地阿拉伯之間的政治算計與權謀,近期慶龍在觀察國際銅價的走勢時,倫敦LME銅價從2014年9月時的每公噸6,968美元,下跌到2015年1/22的5,696美元,大跌18.25%的背後,似乎透露了目前全球的經濟,除了美國還維持在強勁的復甦力道之外,其他的國家或區域,恐已陷入到停滯,甚至衰退的困境,這包含了歐洲、中國大陸與日本。
陷入停滯的經濟,也讓上述這三個區域與國家的中央銀行,不得不祭出更為寬鬆的貨幣政策,期待能達到「印鈔票,救經濟」的目的。
繼日本央行推出無限期的QE政策、與中國人民啟動降息循環之後,歐洲央行近期也宣布了總金額高達1.3兆美元的購債計畫,換言之,目前全球所流竄的國際熱錢,除了美國聯準會3次QE所釋放出來的3.69兆美元之外,在其他主要經濟體也都相繼加入QE行列之後,全球資金氾濫的情況將更變本加厲。
當原本已氾濫的國際熱錢,又更加變本加厲時,對已賺美元為主體的台股而言,將產生極大的資金效應,而這股國際熱錢所掀起的資金行情,也將順勢推升台股在今年上半年,就可看到久違的「萬點」。
對台股重回萬點的預估,也直接反應在外資近期在現貨與期貨皆同步大力作多的心態上,一方面今年一月中旬時的單周買超金額,創下史上第4高的679億元,另一方面,不僅在2015年1/26持續加碼現貨90.32億元,更將期貨淨多單的水位一舉拉高到20,940口,外資極力看多台股的心態相當明確與濃厚。
當然,近期國際銅價大跌所代表的全球經濟疲弱的意涵,似乎會讓這波資金行情,顯得有些「無基之彈」,但從2003年以來國際銅價的價格走勢,與台股甚至美股的相關係數,竟然僅為負0.0435與負0.0451,似乎再度印證了歐洲股神科斯托蘭尼的投資名言:「股市要漲,只要兩個條件,資金加信心。」
【延伸閱讀】
2015-02-04 |
|
2015-01-19 |
|
2014-12-31 |
|
2015-01-09 |
|
2015-01-08 |
|
2014-11-06 |
|
2013-08-24 |
|
2014-10-22 |
|
2014-10-06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