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本高達2,592億元的台積電(2330),過去一年能夠展現出大象也能跳舞的氣勢,關鍵就在於繳出「讓所有外資都跌破眼鏡」的營運成績,「意外」是股票市場中,影響股價短線波動的最大因素,「意外的好」可以讓股價激情演出,但「意外的壞」股價的修正也是非常無情,至於投資人要如何領先市場,提早發現「意外」將至?這又是一門專業的課題,留待以後再與大家詳細分享。
今天慶龍想要討論的,是關於台積電(2339)擴大資本支出到95億~100億美元之後,國內相關的設備廠商有機會享受到雨露均霑的利益嗎?
針對台灣目前的半導體設備廠商,慶龍從過往實際走訪廠商的經驗過程中,試圖整理出以上的商機地圖,做為產業研究的參考依據,納入Map的廠商分別為:
一、 代表零組件與耗材業Consumable的中砂(1560)、長興(1717)、永光(1711)、家登(3680)。
二、 代表設備業Equipments的弘塑(3131)、家登與漢微科(3658)。
三、 代表服務業Service的世禾(3551)與蔚華科(3055)。
整體而言,目前國內在Consumables、Equipments與Service三塊領域,已經有一些廠商成功與台積電建立合作關係,其中主力產品為光罩的家登,更是重點觀察企業之一。
「台積電的資本支出,國產自製的比重不到5%,對台灣IC設備廠的幫助,其實是有限的。」半導體設備廠家登董事長邱銘乾接受慶龍獨家專訪時說:「嚴格說起來,台灣半導體設備廠的能力是非常薄弱的,尤其是在前端設備,幾乎是零。」
「IC產業與TFT-LCD產業的技術是不一樣的,IC的製程是不斷地在微縮,而TFT-LCD則是不斷再放大。」邱銘乾補充說明,這樣的產業趨勢是非常不利中小型的設備廠,以一台45奈米前端設備的測試機台為例,開發的成本至少50億元,「國內很難找到口袋這麼深的廠商。」
「即使有業者願意投入,也不見得就拿得到訂單。」邱銘乾表示,半導體設備的採購,由於牽涉到製程良率的問題,背後都是數十億元的損失風險,因此品質的考量,會遠遠優於價格的考量。「沒有credit的設備廠商,很難獲得廠商的認可。」
「credit是需要經驗去累積,但沒有機會,就不會有經驗。」邱銘乾說。
在全球半導體的產業中,由於台積電已經走向技術領先、主導製程的階段,因此台灣可以善加利用這樣的優勢,透過母雞帶小雞的方式,發展自製的技術能力,創造出更大產業的附加價值。「你想想,如果台積電的資本支出中,有50%是向台灣業者採購,這其中創造出來的商機,能夠養活多少台灣人。」邱銘乾表示。
目前國內已經有一些廠商,成功地和台積電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,「也許不是典範,但至少是一個sample。」邱銘乾說:「但我一直認為應該還要more and more」。他進一步解釋,「韓國發展的經驗,可以提供台灣參考。」
【延伸閱讀】
2013-10-18 |
||
2013-10-21 |
||
2011-11-29 |
||
2013-07-13 |
||
2013-07-01 |
||
2010-04-13 |
||
2010-03-15 |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