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有一天,就當全球股市直直落時,政府為了平息股民的民怨與不滿,而頒布了一項法令,規定股市「只准漲不准跌」,這對股民來講,會是一大利多嗎?
規定股市只准漲不准跌,看似天方夜譚的政策,但卻真實地發生在2008年時的巴基斯坦,當時巴基斯坦的股市三個月內重挫35%,而賠錢賠到憤憤不平的大批股民,集結到街頭上並衝進證券交易所,圍毆證券營業員;為平息排山倒海而來的民怨,當時巴基斯坦政府便頒布了這項後世嘖嘖稱奇「只准漲不准跌」的股市政策。
「只准漲不准跌」的政策,會產生一個「短多長空」的影響,短時間內政府透過人為的操控,讓國內的股民皆大歡喜,但長時間不但無法改變基本面向下的趨勢,更讓國際的資金(外資)失望性地撤離,從巴斯基坦解除禁令之後,股市一個多月內從6,600點狂瀉到3,600點重挫超過45%,便可以窺知國際資金失望性賣壓的殺傷力,到底有多強。
政府透過「人為」的強力介入與操控,達到股市「止跌」的效果,最近同樣也發生在台北股市上,近日執政黨為了挽救外資極力「放空」台股的頹勢,頒布了一項政策,就是:強制要求提早回補外資借劵放空的股票,第一波強制回補的時間點設定11/29,而受到此一政策的影響,11/25外資借券放空最多的中鋼(2002)、宏碁(2353),由於外資必須得強制回補,因此也造成一開盤就立刻奔上漲停板的狀況。
政府要求目前外資強制回補借券放空的股票,其實已經破壞了原先的遊戲規則,換一個角度想,就好比投資人買對了一檔股票,股價每天漲停,但此時卻接到一通電話,要求提早賣出股票,而背後的原因,竟是作莊的政府害怕被投資人賺走太多錢。
任意改變股市交易的規則,雖然短時間內可以造成台股「止跌」的效果,但一方面既無法改變全球金融局勢向下衰退的趨勢,另一方面又嚴重影響國際資金看待「台股」的長期評價,平心而論,合理的推估,若不是現在的執政黨有連任的強大壓力,很難理解為何選擇此時做出這樣「短視近利」的政策。
總結而論,股市是經濟的櫥窗,經濟欣欣向榮,股市自然一帆風順,經濟每況愈下,股市自然壓力重重,而政府透過人力的作為,短時間內雖然達到「操控」的目的,但長時間終究還是要回歸到基本面。
【延伸閱讀】
2011-12-07 |
|
2011-12-02 |
|
2011-11-30 |
|
2011-11-25 |
|
2011-11-23 |
|
2011-11-17 |
|
2011-11-16 |
|
2011-11-15 |
|
2011-11-07 |
|
2011-11-03 |
|
2011-10-25 |
|
2011-10-19 |
|
2011-10-18 |
|
2011-10-13 |
|
2011-10-11 |
|
2011-10-08 |
|
2011-09-20 |
|
2011-08-05 |
|
2011-06-30 |
|
2011-06-14 |
|
2010-05-2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