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份以來,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由最高32.14元,快速升值到目前十月份最低30.54元,短短一個月多的時間,升值幅度就高達4.97%。
新台幣的快速升值,勢必將讓以外銷為主的電子業面臨到龐大的匯損壓力,這對於毛利率已經進入到「保三保四總隊」的電子代工業而言,自然會成為不小的負擔,而反應在近期股價的表現上,在新聞媒體大篇幅報導的推波助瀾下,電子類股不僅在10/18領先大盤跌破季線,更是九月份以來台股所有類股中,表現最為弱勢的族群。
新台幣升值的議題,近日引起市場諸多的討論,甚至連帶壓抑電子股的表現,然而真相為何?新台幣升值對台股的影響是利大於弊,還是弊大於利?現階段投資人的布局又該如何?
整體而言,如果不看其它國家貨幣的影響,台幣兌換美元的升值,由於目前國際主要原物料,例如原油、貴金屬、小麥等等的報價都是以美元計價,因此新台幣的升值將有利於進口產業,然而對於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出口業,不僅會受到匯損的影響,更會影響當地產品的價格競爭力,簡單來講,就是「Made in Taiwan」的產品,對美國人來講變貴了,自然就會影響消費意願。
然而,各國的匯率其實是一種「比較數字」,新台幣升值對出口競爭力的影響,還是得與亞洲其他貨幣相比,才會有較大的參考意義。
以台灣電子業主要的競爭對手韓國與日本為例,近四個月(6/7~10/26)貨幣升值的幅度都遠遠高於台幣,日幣升值了10.77%、韓圓升值了8.80%、台幣僅升值了5%,因此從出口產業的競爭力來看,台灣的電子業仍然具有相對的優勢。
【延伸閱讀】
2010-05-03 |
|
2010-05-10 |
|
2010-09-09 |
|
2010-09-16 |
|
2010-09-23 |
|
2010-10-05 |
|
2010-10-06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