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車(Motor home),移動住家的概念,現代汽車的發展,已經不僅只是代步的交通工具而已,而是朝向與生活更緊密的結合,當高科技電子產品走向汽車產業,傳統的汽車工業也逐漸蛻變成「便利」、「娛樂」與「智慧」的結合體。
隨著電子、光電及通訊技術的日新月異下,舉凡輔助氣囊、ABS系統、車身水平自動調整系統、適應性定速巡航系統、線控煞車系統、胎壓監測系統、行人保護系統、Auto PC (車用電腦)、HUD(抬頭顯示器)、行動資訊、影音整合系統、停車輔助系統、GPS (衛星定位系統)、感應式頭燈及雨刷、衛星保全系統…等等,都可以看到電子產品在汽車零件上的實際運用。
根據拓墣產業研究所的統計,汽車電子佔汽車製造的成本,2005年時僅為20%,但到了2015年預估將可以大幅成長1倍到40%。若以每輛一萬美元的汽車製造成本計算,汽車電子的商機將從2005年的1200億美元大幅增加至2015年的2800億美元,以市場規模來分析,是筆記型電腦的二倍,是半導體市場的六成。
目前國內汽車電子廠商主要經營是以AM(副廠牌)為主,能夠經營OE原廠的業者並不多見,主要的原因有三:
(1) 汽車產業有較嚴格的安全品質系統,因此認證過程往往需要3~5年之久。
(2) 不同車廠之間的價值鏈差異極大。
(3) 不同地區各有不同產業標準。
由於一般廠商很難進入OE原廠的供應鏈,因此一旦有廠商能夠順利打入供應鏈,高進入障礙的產業特性,就會帶來的公司「長期穩定訂單」、「高毛利」與「高本益比」的優勢,以全球前三大車用二極體廠商(1225)朋程為例,市場給予的本益比,平均就高達27倍左右。
筆者曾比喻,印刷電路板(PCB)可以說是扮演所有電子產品的「餐盤」,包括元件與元件、線路與線路之間的連接,都必須仰賴PCB。因此在台灣擁有全球最好的PCB技術下,車用PCB的市場便是國內廠商未來的最大發產契機。預估車用PCB每年可以以年複合成長10~20%的速度成長,2015年時,將可達整體PCB產值的10%。相關受益個股以敬鵬(2355)最受矚目。
【延伸閱讀】
2009-09-29 |
|
2009-09-30 |
|
2009-09-30 |
|
2009-10-01 |
|
2009-10-01 |
|
2009-10-06 |
|
2009-11-17 |
|
2009-12-08 |
|
2010-01-21 |
|
2010-05-0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