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而言,一家公家能夠在EPS沒有提升下,股價出現上漲的走勢,多半都是歸功於「拉升本益比」的行情上,而本益比能夠被拉升,主要不外乎(1)具有想像的題材Story、(2)產業處於高成長,與(3)公司處於高成長等三個理由,其中具有想像題材的Story如果無法具體反應在產業成長,或公司成長的基礎上,那其所推升的股價走揚,就會有如空中樓閣般的脆弱,隨時面臨崩塌的危機。
以銘異(3060)為例,由於市場派掌握了「股本較小」以及「市場資訊較少」的兩大特性,因此透過投顧的理財節目,大力吹噓這檔股票,不僅冠上雲端之王的封號,更認為股價具有大漲300倍的空間,換言之,在即使最後上漲幅度打到一折,股王大立光(3008)也不是對手的宣稱與追捧下,到處散播銘異股價短線上看300元,長線將成為台股股王的炒作訊息。
上述如此吹噓的題材故事,搭配市場派「搧風點火」的股價操控,確實一度讓銘異的股價從80元起漲到2014年4/9最高時的213元。
然而,再大的故事題材,終究還是得回歸到基本面,檢視銘異(3060)最近3年的近4季累積EPS(下圖表中的橘色柱狀),雖然自2013年Q2開始,近4季累積EPS已經從最谷底的1.24元,翻揚到2014年Q2時的3.31元,但以這樣的獲利水準,不僅與大立光(3008)同期92.79元的EPS完全沒得比,甚至還遠遠不如銘異(3060)在2012年所創下的6.15元EPS紀錄,換言之,以目前銘異(3060)的市價來看,在沒有任何公司大成長的條件下,股價的本益比竟已來到40.93倍。
目前銘異(3060)高達40.93倍的本益比,不僅遠遠超過大立光22倍的本益比,從追蹤EPS的成長軌跡來看,合理推論現階段銘異的股價,完全是建立在「空中樓閣」的虛幻中,隨時有大幅崩落的危機。
【延伸閱讀】
2014-12-04 |
|
2014-12-02 |
|
2014-11-21 |
|
2014-11-18 |
|
2014-11-14 |
|
2014-11-13 |
|
2014-10-21 |
|
2014-10-02 |
|
2014-09-30 |
|
2014-09-29 |
|
2014-09-15 |
|
2014-09-11 |
|
2014-08-27 |
|
2014-08-12 |
|
2014-07-17 |
|
2014-06-24 |
|
2014-06-13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