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體而言,對於羅昇(8374)未來兩年的獲利成長,是建立在兩個基礎上:
(1) 中國大陸自動化設備需求強勁:
勞力成本的大幅上揚,首當其衝的就是過去中國大陸“世界工廠”廉價勞工的優勢已不復見,而為了因應日漸沉重的勞工成本,引進自動化設備,降低人力的依賴度,將成為廠商無法避免的課題。
以員工數接近120萬,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廠鴻海(2317)為例,董事長郭台銘於2011年7月29日便宣布,未來將大量運用機器人從事簡單、重複的工作,取代生產線上低階的人力,郭台銘進一步表示,預計2012年將會引進30萬台機器人,3年後則希望達到100萬台的數量,加快產業升級之路。
鴻海大動作的宣示,一方面是為了降低人力的需求,另一方面其實還是著眼於成本的考量。
根據外資大和總研出爐的產業報告顯示,若以每台機器設備使用期間5年,購置成本18.8萬元人民幣(約87萬台幣)計算,將可以省下12%的勞動成本;如果每台機器設備的採購成本能夠壓到10萬元人民幣(約47萬台幣),預估將可來減少43%的成本支出。
在利益趨使下,不難理解目前的中國大陸,為何開始掀起了一股產業升級的熱潮,而許多中國大陸的廠商,甚至為了搶單,不惜「重複下單」,造成例如上銀(2049)這類自動化設備零組件廠商,2011年下半年訂單大爆滿的狀況。
下游客戶“重覆下單”,雖然會造成短期產業熱絡的假象,但長期而言,仍無改改變市場需求的成長趨勢,根據大和總研的預估,2011年~2013年全球自動化設備產業的年複合成長率為11%,其中中國大陸市場的成長率遠超過全球平均值的2.7倍,年複合成長率達到30%。
毫無疑問,中國大陸市場的長線需求,將帶給零組件廠商上銀(2049),營收三級跳的最大後盾。
(2) 與供應商上銀(2049)長期休戚與共的關係:
隨著上銀(2049)營收三級跳的成長(2011~2012年營收預估為120億元與200億元),對於最大代理商羅昇(8374)而言,自然會產生「魚幫水、水幫魚」的正面效應。
如果以上銀(2049)約有16%的產品營收,是來自於羅昇(8374)的代理經銷,推估2011~2012兩年羅昇(8374)的營收中來自於上銀將可以達到19.2億元、與32億元,如果再以8%的稅後淨利率,與6.33億元的股本計算(除權前的股本),單是代理上銀產品的業務,將可以提供羅昇EPS2.41元、與EPS4.04元的獲利貢獻。
除此之外,考量羅昇(8374)代理其他產品線的獲利貢獻,加上2011年處分中達電通持股的利益,並以除權後股本7.59億元計算,2011~2012兩年EPS將調整至8.59元與5.86元。
【延伸閱讀】
2012-03-05 |
|
2012-01-06 |
|
2011-12-26 |
|
2011-12-01 |
|
2011-11-28 |
|
2011-11-02 |
|
2011-09-13 |
|
2011-08-29 |
|
2011-08-26 |
|
2011-07-26 |
|
2011-05-04 |
|
2011-05-03 |
|
2011-04-29 |
|
2011-04-20 |
|
2011-04-13 |
|
2011-03-02 |
|
2010-12-28 |
|
2010-12-08 |
|
2010-12-06 |
|
2010-08-27 |
|
2010-07-13 |
|
2010-07-02 |
|
2010-06-24 |
|
2010-06-01 |
|
2010-04-16 |
|
2010-04-12 |
|
2010-04-06 |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