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純從市值增減的變化來看,除息只不過是右手換到左手的差別,例如一檔100元的股票,除息5元,雖然投資人可獲得現金股利,以及看似5%的現金殖利率,但由於除完息之後,股價就會從100元下降至95元,因此除非未來股價能回升到100元,否則都只是自己配給自己的過程。

 

 

2020-4-29 下午 08-55-24.png

 

 

 

由於除權息的過程,完全不影響市值的變化,因此當投資人在思考是否要參與除權息?最大考量,就是要避免讓自己陷入「賺了股利,賠了價差」的困境。

 

以曾經是台灣之光的智慧型手機品牌宏達電(2498)為例,2011年股價從1300元下墜至478元時,董事會宣布將發放每股40元的現金股利,若以當時的股價計算,現金殖利率高達8.36%,然而若貪圖看似「優渥」的現金殖利率,其最後的結果,在假設完全不執行停損下,2019年5/30股價已跌至36.25元,換言之,賺了40元的股利,卻整整賠了超過400元的價差。

 

宏達電的經典案例,相信會讓投資人更加明白,是否要參與一檔股票的除權息?除了要考慮現金殖利率的高低之外,是否是好公司?股價是否處在好價格?都是非常重要的考量。

 

2020-4-29 下午 08-55-58.png

 

投資人要如何避免參與除權息的股票,最後可能掉入「賺了股利、卻賠了價差」的陷阱,高現金殖利率搭配年線,或許是一個簡單、且容易學習的判斷標準。

 

換言之,在檢視一檔股票具有高現金殖利率的優勢時,目前股價若能站在年線之上,參與除權息的誘因,將可大幅提升,反之,一家公司即使有高現金殖利率的條件,但目前股價跌落至年線之下,除非投資人有明確的把握,認為這是一家好公司,股價也出現超跌的狀況,否則不參與除息,將會是一個比較妥當的選擇。

 

2020-4-29 下午 08-56-10.png

 

 

至於,為什麼會選擇「年線」做為參考依據?主要是考量年線,是一般實務操作中,使用最長天期的一條均線,更是多頭走勢的最後防線,一旦跌破,通常背後所暗示的產業變化,或營運轉折,已經到了不可不輕忽的關鍵時刻,再者,從籌碼面來看,一檔股價跌破年線的股票,代表過去一年買這檔股票的投資人,全部都處於賠錢狀態,未來股價即使上漲,都將面臨長達一年所累積的套牢賣壓。

 

   上述的判斷標準,套用在日報長期追蹤的股票漢唐(2404),似乎也可得到最直接的驗證。

 

    追蹤2016年到2018年漢唐三次的除息過程,每一次除息前都符合現金殖利率在7%以上,且股價站年線之上的條件,其內容如下:

 

()20166/29

    除息前一天的股價收在52元,不僅高於當時的年線41元,4.5元現金股利的配發,也讓現金殖利率高達8.6%

 

()20177/10

    除息前一天的股價收在66.5元,不僅高於當時的年線55.6元,6元現金股利的配發,也讓現金殖利率高達9%

 

()20186/29

    除息前一天的股價收在66.4元,不僅高於當時的年線59.3元,6元現金股利的配發,也讓現金殖利率高達9%

 

2020-4-29 下午 08-56-23.png

 

 

 最後,還是要再次強調,只看「高殖利率」與「年線」,目的是為了方便學習與判斷,回歸實務的操作,還是得因股票而異。

 

 

本文From《投資家日報》2019年8/1

 

【日報預覽圖】:

2020-4-29 下午 09-05-54.png

@我要【試閱】或【訂購】《投資家日報》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cky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