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利徠(1813)在財務健全的表現,讓慶龍印象極為深刻,其中「低負債」的部分,截至2013年Q4,公司帳上除了已無任何長期負債之外,流動負債更降到只剩下5,000萬元,不僅較2012年Q2時的3.96億元,整整縮減了88%的規模,目前公司整體的負債比,更降到不可思議的8.19%(以製造業來說)。
對此一財務狀況的發展,慶龍認為應與近一年以來,董事長宋一新所進行的轉型計畫有很大的關聯,而這轉型計畫由於「極具創意」,更攸關寶利徠(1813)未來股價「無限可能」的重要關鍵,因此詳細的內容,留待往後的分析師文章中再與大家分享。
延續前一篇獨家專訪寶利徠(1813)董事長宋一新的日報內容。
決定了營運策略之後,寶利徠(1813)便開始了業務推廣工作,並從熟悉的台灣市場著手進行。
「台灣的眼鏡通路市場,我在外商工作時,因為已經經營了8、9年的時間,不僅有一定的人脈,也累積了不少的信譽」,他說,但直到真正進去之後,才發現原來沒有這麼容易,許多問題都是原本始料未及的,主要原因,可歸結出3點。
第一,太空鏡片當時仍是一個全新的產品,因此要讓市場接受之前,必須得花費時間與精力進行教育的工作,眼鏡店才有辦法介紹給消費者,再者,有了基本認識之後,鏡片的製作又是另一個問題,由於太空鏡片的車邊裁型技術,與傳統的玻璃、樹脂都不同,使用的機器也不一樣,因此「還要買機器設備送給眼鏡通路商,教他們怎麼用」宋一新說。
最後一個阻礙業務推廣的,就是光學鏡片本身封閉的產業特性,「這個產業的特性,前10大的公司,許多都是成立超過1、2百年的老公司,像我們這種剛成立公司,市場知名度不高,即使產品的技術門檻做得到,也不見得賣得去」他指出。
一個全新產品的推廣,在原本就封閉的產業市場中更顯不易,雖然寶利徠經過多年的努力,也獲得眼科醫生的專業支持,但太空鏡片的市占率一直不見起色,亞洲成長很慢,市占率僅有2%~3%,而歐洲的市占率也僅有8%左右,因此,為了公司營運的長遠發展,宋一新作了一個決定,除了自有品牌之外,還要再發展代工業務,而代工客戶的族群與目標市場,則鎖定美國。
「太空鏡片在美國的接受度較高,畢竟這是美國太空總署所釋放出來的科技,對消費者個人習慣的養成有很大的幫助,目前在美國,每賣出兩付眼鏡中,就有一付是太空鏡片」宋一新提出數據,說明當初決定發展代工業務的理由。
此外,相較於玻璃鏡片採用「研磨」的技術,樹脂鏡片採用「鑄模」的技術,這都需要大量的人力,太空鏡片由於採用「射出」的製作過程,不僅適合自動化方式生產,更可大幅降低人力的依賴度,以年產量1,200萬片為例,鑄模生產起碼需要1,000名以上的勞工,但射出生產僅需120人就足夠了。
由於人力需求較低,加上台灣本身有很好的電機工具產業基礎,可以支援發展自動化的生產流程,因此寶利徠(1813)轉進代工業務相當順利,「美國前10大的廠商,除了有兩家是自己生產之外,其餘的都是找我代工」宋一新說。
【延伸閱讀】
2014-07-22 |
|
2013-03-30 |
|
2013-12-06 |
|
2013-10-12 |
|
2014-06-16 |
|
2014-07-01 |
|
2014-04-28 |
|
2014-05-23 |
|
2013-12-27 |
|
2013-03-11 |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