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是全球LED產業大好的一年,主力產品在LED導線架的健策(約佔營收50%),當年度EPS繳出6.66元的好成績,股價也一度來到270.5元的高價。
董事長趙宗信為了趁勢追擊,因此計畫除了原本位在桃園龜山亞華科學園區的舊廠之外,將另尋他處興建新廠房,再者,為了因應興建新廠,2010年4/23健策(3653)發行了一筆總金額8億元的可轉債,其中6.1億元作為買地蓋廠之用,3.84億元做為添購機器設備所需。
然而,最後由於找不到便宜的土地,加上產業陷入衰退,因此這一筆8億元的可轉債,最後實際只花費3,500萬元,擴建舊廠約500坪的空間,作為辦公室與倉庫使用,至於剩下的7.15億元則全數轉為充實公司的營運資金。
這一筆8億元的可轉換債,在2013年4/23到期,對健策而言,除了股本增加(從原先的8.34億膨脹到10.68億),以及每年省下約900萬元的利息支出之外,似乎並未有任何實際的幫助,而公司生產線也大致維持2010~2011年時的總產能。
整體而言,健策(3653)產能擴充的高峰期,是落在2008到2010年期間,分別投入5.14億、6.65億與7.18億元進行資本支出,若以當時股本僅在6.26億到8.34億來看,確實展現大成長的企圖心。
2011年以後,原本因為8億元可轉債的發行,讓資金頓時充沛的健策,得以繼續進行大擴產的規劃,不過由於上述兩個理由(找不到便宜的土地與產業陷入衰退),因此暫緩了下來,而這暫緩,不僅讓健策近2年的資本支出下降到3.06億、1.6億,2014年預計更只剩下1.2億左右。
健策「踩煞車」的擴產計畫,讓投資活動的現金支出,可以順利轉換成營運活動的現金收入,此舉不但顧及股東權益,更展現不會一昧追求成長的理性態度,另一方面,則讓2013年Q3的健策(3653)財務結構,非常安全與穩健,流動比率為428%、速動比為304%、負債比率更僅有14.3%。
【延伸閱讀】
2014-03-25 |
|
2014-04-14 |
|
2014-04-11 |
|
2014-04-10 |
|
2014-03-11 |
|
2014-03-10 |
|
2014-01-16 |
|
2014-01-10 |
|
2014-01-0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