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投資家短評】
興櫃轉上櫃、上市掛牌的公司,在興櫃股價很高,卻在轉上櫃、上市掛牌時訂價偏低,引發市場投資人瘋狂參與公開抽籤的現象近年來時有所聞,先不管盈正(3628)案是否有違法炒作的事實,若能因此讓主管機關研議制定出更能保障投資人的規範,也是件好事。
回歸到投資的心態上,這樣的「投機」行為雖然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獲利,但若是踢到像盈正(3628)這樣的鐵板時,那就得不償失了,因此正確的投資觀念,還是要選擇好的公司,等待好的價格逢低買進,才能真正「安心賺大錢」。
【延伸閱讀】
2009-10-27 |
|
2009-11-18 |
|
2009-11-19 |
|
2009-12-21 |
|
2009-12-31 |
|
2010-04-01 |
|
2010-06-23 |
|
2010-08-04 |
|
2010-08-24 |
|
2010-08-26 |
|
2010-09-20 |
【今日最大誌】
上櫃公司盈正股價異常波動,金管會約談投信基金經理人。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昨(21)日說,盈正案凸顯興櫃轉上市櫃問題,將全面檢討興櫃制度,減少人為操作空間。
他強調,金管會將了解盈正掛牌後走勢是否異常,但沒有預設立場,不能說一定有炒作的情況。盈正9月9日上市後,投信及自營商大舉加碼,股價一路推升至9月 16日盤中最高價565元,後續投信及自營商反手殺出,昨天盈正股價僅剩279.5元,不到最高價時的一半。
相關檢討方向,吳當傑表示,包括興櫃負責造市(market maker)的承銷商,除了負責「量」之外,對於「價」也要負起責任;其次是研議興櫃市場是否要有「警示系統」;其餘修正方向已請櫃買中心研究。
由於興櫃還有多檔高價股準備轉上櫃,金管會擬採取的新措施,將會影響其承銷價、掛牌價,但預期可減少股票暴漲暴跌及人為炒作。
券商則認為,金管會應從檢討承銷商訂價機制是否合理,及針對炒作個股比對交易資料查出誰在炒股票著手,「不應有一戶遭小偷,就要求所有人都裝鐵窗。」
券商表示,主管機關要查這類炒作案不難,如果投信基金經理人利用親朋好友在興櫃時低價買進,等到上市櫃後再由投信高價接手,主管機關只要比對交易資料就可查清楚。
吳當傑強調,金管會非常重視盈正案,主委陳裕璋特別請他注意此事,本周一金管會便已召集相關單位討論,並要求櫃買中心近期檢討相關制度,向金管會專案報告,在個案發生後,針對制度面應「全面檢討」。據了解,另一討論重點是興櫃公司有些轉上櫃,有些直接轉上市,金會認為應檢討興櫃轉上市、上櫃的承銷價如何訂定。
此外,唐鋒案將成為通案,未來公司如果無法即時澄清訊息,第一步就是先打入全額交割,第二步就是停止交易。
【2010/10/22 經濟日報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