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受到中國大陸工資成本的持續攀高,加上中國仇日的民族情結,讓許多日本廠商開始有了憂患意識,不僅紛紛凍結在中國的生產投資,甚至將生產基地轉往東南亞,期望能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,其中,泰國更躍升為日本廠商最重要的投資國家之一。
根據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(BOI)的資料顯示,2011年~2013年外資赴泰的投資金額,分別為3,963億泰銖、6,455億泰銖與9,200億泰銖,不僅連續兩年以62%與42%的驚人速度成長,日本廠商佔總體的比率更攀升到50%的水準,成為泰國最大的海外投資國;其中汽車、機械設備與電子電器等三大產業,合計約占60%的比重,是日本廠商最主要的投資項目。
日本廠商最近3年持續擴大在泰國的投資趨勢,也讓競國(6108)的泰國廠,有了從2011年泰國水災陰霾中浴火重生的契機,由於品質授受日系廠商的肯定,因此從2013年開始便提高了訂單的數量,使競國泰國廠的每月營收,從原本大約5,000萬元的規模,大幅勁揚3倍到1.5億元的水準,其中80%以上都是來自於日系廠商的訂單。
由於競國泰國廠的總總能,在2014年時從原先每月70萬平方呎再擴建到105萬平方呎,因此每月營收的貢獻,預估可提升到2億元以上,其中30%為汽車板的貢獻,40%為家電板的用途。
此外,2014年達成泰國擴產準備的競國(6108),台中泰三地分工的營運模式也宣告完成,雖然中國大陸的昆山廠仍是現階段最大的生產基地,但泰國廠的重要性也大幅提升。
此外,擴大下游產品的應用面,也有效降低單一產業與風險;大陸廠以DRAM模組、電池版、與4G網通板為主,而泰國廠則偏重汽車與家電市場,台灣廠則以LED、觸控、鏡頭模組為核心業務。
【延伸閱讀】:
2014-10-16 |
|
2014-04-09 |
|
2014-03-05 |
|
2014-02-14 |
|
2014-01-15 |
|
2014-01-13 |
|
2014-01-06 |
|
2013-07-17 |
|
2013-06-05 |
|
2013-04-04 |
|
2012-05-07 |
|
2012-02-22 |
|
2011-07-08 |
|
2009-12-08 |
|
2009-10-06 |
|
2009-10-0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