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完了今年中國大陸平板電腦驚人的成長銷售數字,也談完了瑞昱(2379)在產業中所扮演的關鍵供應商角色,就產業的邏輯上,可以合理解釋今年以來,瑞昱的股價為何可以從60.2元,一路起漲到前波的高點90.9元,因為單是2013年上半年的漲幅就高達50%,而這50%漲幅的背後,其實都是建立在產業成長的條件上。
然而,5月之後,股價卻開始豬羊變色,一路溜滑梯地從90.9元快速下墜到70元附近,下跌的原因不外乎有二:(一)市場擔憂聯發科(2354)搶攻中國平板電腦的殺傷力,與(二)本益比有偏高之嫌。
首先,先來談聯發科(2452)的競爭威脅。
聯發科之所以會對WiFi晶片的瑞昱產生威脅,時間必須回到2011年購併當時亞洲最大WiFi晶片商雷凌(3534)說起,因為這一樁購併案,不僅讓新聯發科擁有手機通訊、WiFi、與ADSL晶片技術,更讓聯發科的產品線可以涵蓋手機、NB、PC、平板電腦,甚至TV等客戶。@可延伸閱讀:【從無線通訊整合的趨勢,檢視聯發科(2454)的未來在哪裡?】
換言之,擁有通訊整合能力的聯發科,甚至美國高通,如果持續將WiFi功能整合到單一晶片中,並且有效降低成本,將對單純的WiFi廠商產生極大的替代品威脅,而這個威脅正是驅使雷凌當初會同意在無任何溢價的條件下,就輕易同意被聯發科合併的主因。
重新再回到2013年5月以來,市場擔憂聯發科若積極投入平板電腦市場,將對瑞昱(2379)將產生擠壓的負面影響,換句話說,瑞昱目前在中國白牌平板電腦中,高達60%~70%WiFi晶片的市佔率,將會被聯發科一步步給侵蝕掉。
上述的擔憂,是合理的,但結果是否會發生,恐怕又是另外一回事,理由有二:
(一)聯發科2013年預估出貨量仍低。
聯發科今年雖然積極搶佔平板電腦市場,甚至在5月時還上調全年晶片的出貨量,從原先預估的500萬到1000萬套,調高到1,000萬到1,500萬套,但若對照2013年平板電腦出貨量合計高達3億台來看,聯發科2103年的出貨量也僅佔一小部分,即使假設聯發科的平板電腦晶片,是全部出給中國的白牌廠商,也僅佔1/10的比重。
(二)客戶屬性不同。
然而,目前實際的狀況,聯發科平板電腦晶片:MT8317、MT8377、MT8389、MT8135等,除了少數的白牌廠商採用之外,主要都還是針對非蘋陣營的品牌大廠,例如聯想與宏碁,因此就下游客戶的屬性而言,與瑞昱主要來自於中國白牌廠商的客戶,還是不同。
【延伸閱讀】
2013-10-04 |
|
2013-10-01 |
|
2013-04-01 |
|
2013-03-04 |
|
2013-02-28 |
|
2013-02-26 |
|
2013-02-25 |
|
2012-01-13 |
|
2011-12-15 |
|
2011-09-19 |
|
2011-09-14 |
|
2011-08-04 |
|
2011-05-17 |
|
2010-01-11 |
|
2010-01-25 |
|
2010-01-05 |
|
2010-01-04 |
|
2009-12-2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