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衛生瓷器製作的門檻相當高,凱撒衛(1817)董事長蕭俊祥接受慶龍獨家專訪時也不諱言地表示,公司成立初期,幾乎沒有競爭力,只能做出簡單的產品,直到1996年透過到越南設廠投資,一方面建立核心競爭力,另一方面則開拓台灣以外的越南市場,讓營業額更上一層樓。
然而,凱撒衛浴雖然突破了產品設計的技術門檻,卻面臨到無法打入越南市場的窘境,「印象非常深刻,1997年8月15日,越南廠的第一件產品問世,品質非常好,但卻乏人問津,」蕭俊祥自嘲地表示。
他進一步分析原因,當時在越南由於日本的知名品牌INAX,以及美國的衛浴品牌American Standard都已經布局許久,加上越南本身的消費者又非常重視品牌,因此身為新進者的凱撒衛,一開始在通路的佈局,吃了非常多的閉門羹。
直到蕭俊祥自創「人海戰術」的行銷策略,才逐漸打破被原本由日、美品牌廠商獨佔的局面,他解釋,所謂的人海戰術,就是鎖定胡志明市內,較有規模的50家經銷商,然後安排業務從早上到晚,每小時負責一家經銷商,一天8家,跟老闆搏感情,「每天免費幫忙打掃,幫忙賣東西,一個月下來,起碼30個小時,4個月之後,我們的業務從一開始只能站在門口,到後來可以跟老闆泡茶變兄弟了。」他興奮地解釋當時的行銷策略。
成功的行銷策略,加上具有品質與價格的產品競爭力,凱撒衛的自有品牌CAESAR不僅逐漸站穩越南的內需市場,更一舉超越American Standard成為越南第2大的衛浴品牌,目前單是越南境內就有超過1,200家的商店銷售CAESAR的衛浴產品,每年提供母公司超過5億元以上的營收貢獻。
作為凱撒衛浴最主要的生產基地,越南廠的佔地規模從原先的3萬平方公尺,擴大到目前的14萬平方公尺,年產量也從早期的7萬件,成長到目前的160萬件,規模經濟的生產優勢,除了支應越南的內需市場之外,大約6成的比例回銷台灣,則提供了CAESAR晉升為台灣僅次HCG、TOTO第三大衛浴品牌的後盾。
【延伸閱讀】
2015-11-16 |
|
2015-11-11 |
|
2015-11-09 |
|
2014-10-01 |
|
2011-06-17 |
|
2010-03-3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