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常一檔股票,在短時間內出現連續性地大漲,此時如果進一步爆出歷史大量,往往會讓投資人產生「倒貨量」的疑慮,然而,另一方面,如果公司的股價,還未完全反應「基本面」的題材時,爆出歷史大量的背後,往往代表著「換手量」的意味。
換句話說,雖然「量」可以比「價」先行預告未來可能的發展,但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,一個是「籌碼換手後,股價反轉向下」,另一個則是「籌碼換手後,股價再上攻」,前者稱之為倒貨量,而後者稱之為換手量。
在實務的經驗中,「換手量」與「倒貨量」取決的關鍵,當然還是在公司基本面的營運上,然而,有時公司的基本面,卻有可能還是個「未公開」的內部訊息。
舉例來說,勤誠(8210)的股價,2014年4/22一開盤便拉上連續第三天的漲停板,雖然不若前兩天一價到底的強勁,但收盤仍上漲了5.31%,成交價為47.6元,另外,值得注意的是,由於4/22打開一價到底的漲停走勢,因此明顯反應在成交量的放大上,以當天6,699張的成交量來看,這是2011年6月以來,最大的一天的成交量。
然而,進一步觀察勤誠(8210)這兩個月的所有新聞訊息,除了2014年3月份營收繳出YOY年增32.03%的好成績之外,並無其他認為可以激勵股價連番大漲的公開利多,甚至觀察三大法人的動向,也無明顯的買盤,換言之,這波勤誠股價上漲的背後,真正的基本面的利多,還未公開於市。
上述所謂「還未公開的利多訊息」,如果以慶龍長期追蹤勤誠(8210)的營運來推論,最有可能的就是與Google、Facebook、Amazon、甚至中國百度、阿里巴巴等建構Data center的合作業務,因為這不僅可以大幅提升勤誠(8210)在雲端產業供應鏈中的能見度,甚至有機會促成國際大廠合作的意願。
本文From《投資家日報:白金版》2014年4/23
【延伸閱讀】
2014-12-02 |
|
2014-11-25 |
|
2014-11-14 |
|
2014-09-11 |
|
2014-08-13 |
|
2014-08-11 |
|
2014-07-17 |
|
2014-07-10 |
|
2014-07-05 |
|
2014-06-27 |
|
2014-05-16 |
|
2014-04-25 |
|
2014-04-21 |
|
2014-04-18 |
|
2014-03-18 |
|
2014-02-25 |
|
2014-01-21 |
|
2013-12-31 |
|
2013-12-16 |
|
2013-04-01 |
|
2013-02-28 |
|
2013-02-26 |
|
2013-02-25 |
|
2011-09-1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