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5月4日盤中慶龍就接到一位朋友的來電,電話那頭他興奮的說:「我原本戶頭只剩下1萬多元,現在已經變成20幾萬了!」短短2天的時間大賺超過20倍,可能嗎?透過高槓桿金融商品「選擇權」的操作,在當時的確有可能。
2009年4月29日傍晚,金管會表示將在4月30日發布「大陸地區投資人來台從事證券投資及期貨交易管理辦法」,正式開放陸資來台進行財務性投資。消息一出,儘管當時在兩岸尚未簽訂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(MOU)的情況下,最大投資金額僅72億元,「陸資真的可以來台了」這項大利多,卻強烈激勵了台股的表現,指數在4月30日、5月4日連續2個交易日,出現了+378點、+337點的大漲行情。
而在台股經過這2天的飆漲後,5月4日盤中慶龍就接到一位朋友的來電,電話那頭他興奮的說:「我原本戶頭只剩下1萬多元,現在已經變成20幾萬了!」短短2天的時間大賺超過20倍,可能嗎?透過高槓桿金融商品「選擇權」的操作,在當時的確有可能。
回顧2009年4月29日到2009年5月4日這3個交易日間台指選擇權的變化,以6,400點買權(call)為例,4月29日收盤價為12.5(每口價格為新台幣625元),而在金管會宣布開放陸資來台的消息傳出後,4月30日6,400點call收盤已大漲到205(每口價格為新台幣10,250元)。
再隔1個交易日,5月4日6,400點call收盤價更進一步來到420(每口價格為新台幣21,000元),和4月30日的收盤價12.5相比,短短2個交易日的時間,價格就大幅增加了32倍。
如果拿5月4日6,400點call的最高價620(每口價格為新台幣31,000元)來和4月30日的收盤價12.5相比,漲幅更是驚人的48倍。
2天之內最多48倍的獲利,在實務上也是非常少見的極端案例,卻可以讓人理解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投資人會醉心在選擇權的操作中。
然而,除非有內線,否則一般投資人根本不可能知道金管會會突然宣布開放陸資來台,進而在4月29日以前搶先買進選擇權買權,因此想要從這種「無預警」的利多中創造大財富,坦白說,運氣才是最重要的關鍵。
倒是有些已知的「特定事件」,才能提供事先佈局選擇權的機會,例如台灣每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。
【延伸閱讀】
2012-10-26 |
|
2012-10-23 |
|
2012-10-22 |
|
2012-10-17 |
|
2012-09-1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