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與大家分享今年2/17《白金版日報》的內容,當時的主題只有一個:再痛還是得停損,以雷凌(3534)為例!
【白金版日報】回顧:
雷凌(3534)2/15召開法說會,公佈去年第四季營運結果,單季營收18.14億元,與第三季相比衰退4.8%,如果進一步考量合併誠致的業績,實際衰退的幅度恐超過30%。
除此之外,在新台幣匯損以及加入誠致低毛利寬頻產品的雙重影響下,單季的毛利率季減7.2%,下滑到37.1%,而稅後淨利更季減77.6%,僅獲利5,886萬元,若以17.45億元的股本計算,每股EPS為0.42元,創下上市以來最低的單季獲利水準記錄。
從去年10月以來的營收數字表現,其實雷凌營運狀況不好就已經有一些端倪可以察覺,這也是為什麼成本價在120元的雷凌(3534),會在去年年底時執行「負15%停損(101.5元賣出)」的原因,當時就有訂戶會員來信反應「執行停損」的兩難,一方面會擔心會「賣在最低點」,一方面又擔心股價會「持續破底」,讓帳上虧損不斷擴大。
然而,慶龍以為股票投資,「風險」的考量永遠要優先於「報酬」,而控制風險最好的方式,其實就是機械式的停損機制。停損機制的建立,不是用在“看對”的時候,而是當警覺有“看錯”的疑慮時,一種以機械式的投資紀律,避免因人性“不認輸”的弱點,而產生嚴重的後果。
From 2/17【白金版日報】
【延伸閱讀】
2011-07-13 |
|
2011-03-16 |
|
2010-10-18 |
|
2010-07-01 |
|
2010-04-21 |
|
2010-04-26 |
|
2010-08-16 |
|
2010-09-15 |
|
2010-09-03 |
|
2010-10-01 |
|
2010-09-13 |
|
2010-04-19 |
【白金版日報】預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