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投資家短評】
中國大陸人口多,且近十餘年經濟成長率也都名列前茅,因此GDP超越日本,有朝一日將成為全球第二本來就在經濟學家預料之中,而過去中國GDP結構長期存在「投資比重高、消費比重低」的問題,因此在今年啟動的十二五計劃中,中國政府已將提振內需列為重點施政項目,並且大幅調升國內薪資,對於台商而言,除了苦思薪資調漲帶來成本壓力的因應之道外,更應好好把握這13億人口未來五年所帶來的「15兆人民幣內需財」。
【延伸閱讀】
2009-11-20 |
|
2010-05-31 |
|
2010-06-18 |
|
2010-07-06 |
|
2010-07-14 |
|
2010-07-21 |
|
2010-08-20 |
|
2010-10-21 |
|
2011-01-07 |
【今日最大誌】
大陸國家統計局昨(20)日公布去(2010)年國內生產毛額(GDP)達到人民幣39.79兆元,約6.04兆美元,年增長10.3%,規模已超越日本,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。
中新社報導,日本去年第四季GDP要到2月才會公布,但根據日本民間智庫預測,去年日本GDP約5.4兆美元。意味大陸GDP在去年超越日本幾成定局,日本堅守42年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「寶座」即將易主。
日本首相菅直人昨天說,無論如何,中國的經濟成長對日本來說也是好事。
中新社援引日本經濟財政大臣與謝野馨表示,「這一結果是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最近30餘年努力奮鬥的結果,值得稱讚。」
大陸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說,「中國經濟總量和經濟位次不斷提高,但中國人均GDP在世界尚排在百位之後,還有很多工作要做。」馬建堂指出,大陸GDP增長是一步一個階梯,1986年突破人民幣1兆元、2001年突破10兆元、2006年突破20兆元、2008年突破30兆元。經濟總量不斷做大。
馬建堂認為,跟日本相比,許多中國企業還處在全球產業鏈末端。資源環境壓力愈來愈大,經濟增長倚重投資拉動,「讓調整經濟結構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變得愈發迫切」。
為督促各級官員在「加快」轉變發展方式上下功夫,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去年「兩會」前夕的一次講話中,罕見地連用了50個「加快」,也就成為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時,直接把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」定調為今年經濟工作主軸。
值得注意是,2010年大陸GDP增加的10.3個百分點中,投資貢獻率仍高達54.8%。今年剛剛開始,大陸銀行業的信貸再度「蠢蠢欲動」,投資過熱現象又漸顯現。
【2011/01/21 經濟日報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