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報長期追蹤的金屬機殼大廠可成(2474),不僅出現這一波從高點399元空頭走勢以來,第一次的月KD在20以下黃金交叉,近一個多月股價更從4/27時的最低點142元,快速翻揚到6/6時的最高點174.5元,短線股價漲幅已達22%可成,後續該如何看待?相信是許多訂戶想要了解的課題。
日報長期追蹤的金屬機殼大廠可成(2474),不僅出現這一波從高點399元空頭走勢以來,第一次的月KD在20以下黃金交叉,近一個多月股價更從4/27時的最低點142元,快速翻揚到6/6時的最高點174.5元,短線股價漲幅已達22%可成,後續該如何看待?相信是許多訂戶想要了解的課題。
今年1/23鴻海(2317)董事長劉揚偉對外發表了對公司營運的看法,由於Q1出現過去從未見過的榮景,因此也讓集團幾個重要廠區今年出現「春節加班」的情況,假期縮減至兩天;此外,電動車布局的發展時程,也比預計規畫提前一年,不僅展示了三款電動車,分別為Model C(編按:平價休旅車、預計售價新台幣百萬元內)、Model E(編按:旗艦轎車、最高可達750匹馬力、0-100秒加速只要2.8秒,電池續航力達750公里),以及Model T(編按:電動巴士、電池續航里程超過400公里,最高車速可達每小時120公里),更陸續成功取得美國、東南亞、歐洲等客戶的訂單。
成立於1986年的技嘉,雖然以主機板起家,並成為全球第二大的主機板領導廠商,但在不斷開發新產品的努力下,公司的產品線已延伸到顯示卡、NB、伺服器、伺服器主機板、超微型電腦、崁入式電腦、3D深度感測器、顯示器、與記憶體,其中佔營收比重最大的,分別為顯示卡,約佔營收的42%、主機板,約佔營收的32%,與伺服器,約佔營收的19%。
回顧今年4/6的日報內容,當時分析指出:
日本半導體設備的龍頭廠商東京威力科創(TEL,Tokyo Electron Limited)社長河合利樹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:「今後5-10年,伴隨著ICT、數位轉型、減碳、智慧城市、後5G所產生的技術革新將持續。大容量化、高速化、高可靠性、低耗電力是必要的,而要實現上述要求的關鍵就是半導體技術。半導體從誕生迄今已約70年、市場規模已超越4,000億美元,且預估將在2030年達到1兆美元。在細微化之後、將是DRAM等的3D化,半導體大行情在數年內不會結束」。
在買台積電(2330)幾乎成為全民共識下,台積電完全不畏懼法人大賣的壓力,股價今天不僅飆升到679元,更激勵台股再度改寫歷史新高來到16,238,終場大漲347點,與年線12,290的正乖離擴大到31.43%,顯示目前的市場氛圍確實相當熱絡。
台積電(2330)法說會1/14重磅登場,有以下幾個亮點不僅吸引到投資人的目光,更讓慶龍想要對這檔護國神山說聲對不起,因為所有的表現真得都超乎預期。
(一)上調2021年資本支出到250億美金到280億美金。
財務報表中的「資本支出」,長期以來都具備「領先指標」的參考意義,以台積電(2330)為例,資本支出從2010年時的1868億元,上升到2014年的2883億元,2016年首度突破3000億元來到3279億元,2019年首次突破4000億元,來到4601億元,2020年預估達到空前的170億美金(約4930億元台幣)之後,原本以為已經到頂了,沒想到近期再度傳出,2021年的資本支出將上看到220億美金,達到6,160億元的規模。
台積電(2330)法說會1/14重磅登場,有以下幾個亮點不僅吸引到投資人的目光,更讓慶龍想要對這檔護國神山說聲對不起,因為所有的表現真得都超乎預期。
(一)上調2021年資本支出到250億美金到280億美金。
從短線的角度,鴻海(2317)有iphone12熱賣的題材,從長線投資的角度,又具備「進可攻、退可守」的條件。
(1)退可守:
已連續32年都能配發股利,近幾年至少都能維持4元以上的現金股利,現金殖利率可達5%以上。
遠端經濟的崛起,不僅完全粉粹「PC已死」的預言,更直接帶動NB需求的大跳升,今年Q2全球出貨量攀升到5,185萬台,較去年同期的4,177萬台大增1,008萬台,今年Q3與Q4預計仍可維持在5,199萬台、4,441萬台的水準。
回顧9/8《投資家日報》的內容,尋找「股價跌深」,且「月線、季線、半年線、年線等四條均線開始糾結」的股票,一直都是慶龍長期主張的贏家策略之一,而台股的營收王鴻海(2317),在9月時便出現了符合上述條線的跡象。
從與蘋果股價的相關係數來看,台股中的蘋概股除了獨拿所有Apple晶片代工訂單的台積電(2330),有將近0.81的水準之外,身為蘋果筆電、電腦、ipad、Apple TV(代工的廣達(2382),與蘋果股價高達0.87的相關似數,更直接點亮慶龍的眼睛。
台股未來要能夠持續走升,身為最大權值股、占台股權重高達23%的台積電(2330),自然將扮演最重要的角色,而根據外資最新的報告顯示,由於Intel在7奈米CPU處理器遇到生產技術的重大瓶頸,因此在Intel的痛苦就是台積電的收穫下,台積電未來的營運,不僅可以說是晴空萬里,摩根大通甚至樂觀預估Intel將會大量釋出訂單給台積電代工,並直接帶旺台積電營收在2025年成長到643億美金,EPS每股純益將從2020年的18.15元攀升到2025年的28.09元,此外,在最樂觀的情況下,也就是Intel將所有PC與伺服器的CPU處理器全部委外給台積電生產,2025年台積電EPS可望上看到33.76元。
台積電(2330)昨天召開法說會,受到高階製程的7奈米,佔營收比重攀升到36%激勵下,第二季營業毛利率跳升到53%,不僅較去年同期的43%,大增23%的幅度,與今年Q1的51.8%相比,同樣也呈現持續上升趨勢,並帶動每股盈餘來到4.66元,今年上半年合計繳出9.17元EPS的創新高成績單。
推動半導體進步的「摩爾定律」雖然即將於2021年碰壁,但台積電(2330)對先進製程投入的決心絲毫沒有鬆動,也按照著自己的規劃,踩著穩健的步伐前進,繼2011年Q4提早量產28奈米、2016年量產16奈米之後,今年第3季預計將開始量產10奈米晶片,佔營收比重預估可達10%,成為支撐營運成長的第三根支柱(編按:另外兩根分別為佔營收比重27%的28奈米,以及佔營收比重26%的16奈米),至於生產重心也將從竹科,延伸到中科,以及南科,其中南科將成為5奈米以及3奈米的中心,量產時間預估落在2020年以及2022年。
台積電(2330)10/2公布重大訊息,董事長張忠謀在期望能多陪家人以及把時間留給自己的規劃下,預計2018年6年股東會後,將卸下董事長的職務正式退休,並交棒給劉德音以及魏哲家兩人,分別擔任董事長以及總裁的職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