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今日,台股曾有六次上萬點的經驗,分別落在民78年、民79年、民86年、民89年以及民104年,然而若就統計數據來看,台股上萬點後的相關表現,後續高點與回檔低點的落差,確實會讓人戒慎恐懼。
整體而言,台股上萬點之後的後續高點,這六次分別再出現8.29%、26.65%、1.97%、2.53%、2.56%、0.12%,平均7.02%的漲幅,然而,上萬點之後的回檔低檔,卻依序呈現負27.26%、負80.4%、負31.35%、負20.62%、負19.82%、負28.07%、與平均負34.59%的跌幅內容。
換言之,在高檔有限(平均7.02%漲幅),回檔嚇人(平均34.59%跌幅)的歷史經驗下,自然會讓一般投資人,對於目前台股即將攻萬點之際,產生對後市保守看待的疑慮。
然而,慶龍在追蹤這次「攻萬點」的行情時,卻看到了許多過去從未有的內容,因此大膽認為:這次台股的萬點,不僅將會看得到,更會站得穩且站得久,直到投資人開始「習慣萬點」。
支持的理由,有以下幾點:
(一)台股多頭結構非常扎實。
透過觀察呈現短中長期均線(月、季、半年、年)多頭排列家數的多寡,來判斷台股指數的虛與實,不僅是慶龍獨家的分析觀點,更多次應用在「提早抓出」大盤重要轉折的成功經驗上。
回顧2015年台股攻萬點時的情景,當時呈現多頭排列的家數卻是一路走跌,從前一年度的551家,下滑到345家、甚至攀上萬點時,家數更只有294家。
換言之,以上述這樣的趨勢來看,縱使台股在2015年4/28最高來到10,014,但整體結構不僅是「虛」的,更埋下日後暴跌到7,203的警訊。
反觀2017年台股攻萬點時的多頭排列家數,一路從去年11月時的226家,上升到12月的309家,1月的319家,2月的460家,3月初的533家,以及3/21的604家,而這不斷走揚的內容,也充分顯示這次的多頭格局,結構確實非常扎實。
上述的概念,就好比觀察一個人的體態,不能只以「體重」的高低,作為判斷的標準,還必須搭配「肌肉比」,舉例來說,NBA球星林書豪與前副總統連戰之子連勝文,兩人身高與體重幾乎完全一樣(連多了1公斤),但外在的體態之所以會相差甚遠,關鍵就在於一個是「長肌肉」,一個是「長脂肪」。
換言之,現階段的台股,從股價呈現多頭排列的家數一路走揚來看,指數位置雖然看似高,但卻都是「長肌肉」的高。
(二)成交量並未明顯放大。
技術分析中,雖然認為「有量才有價」,但追蹤前幾次,台股上萬點時的單月成交量,動輒暴增到3兆以上(2015年為2.1兆)之後,就出現較大的回檔修正,這次攻萬點之際,量縮的內容,反而更能凸顯「行情總是在半信半疑中成長」的現況。
(三)一般散戶參與度仍低。請參考3/17日報。
(四)全球景氣強烈復甦成長。請參考3/17日報。
本文From《投資家日報》2017年3/22
【日報預覽圖】: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