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投資家短評】
未來的觀察重點有四:
1.美國最新公布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與貿易逆差數據不佳,也提高聯準會(Fed)未來執行QE3的可能性。若是如此,市場資金將再度轉向經濟前景較佳的新興市場。
2.歐洲債信問題一直是歐洲經濟復甦的不定時炸彈,也讓歐洲各國失去投入大筆資金刺激經濟成長的能力,未來歐洲經濟最好的情況,就是緩慢復甦。
3.中東動亂造成國際油價維持高檔不墜,儘管目前油價仍不足以導致經濟再度衰退,然而經濟學家也預估,若油價來到每桶125美元時,將威脅美國經濟復甦,因此未來要觀察的,就是油價是否會跨過每桶125美元的門檻。
4.中國、巴西等新興國家,將持續受到通貨膨脹高漲的挑戰,但只要因應得宜,這些國家仍是未來幾年最值得期待的市場。
【延伸閱讀】
2009-08-10 |
|
2009-09-22 |
|
2009-11-11 |
|
2010-03-04 |
|
2010-05-07 |
|
2010-05-25 |
|
2010-06-09 |
|
2010-06-25 |
|
2010-08-25 |
|
2011-02-11 |
【今日最大誌】
西班牙債信被調降、中德兩國出口成長減緩和美國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增加等利空消息,造成亞洲、歐洲和美國股市10日全面重挫,美國道瓊工業指數早盤一度跌破12,000點,歐股跌至八周來最低,美元匯價挺升,油價寫下一個月來最大跌幅,銅價也下挫。
美股三大指數10日早盤跌幅都超過1.5%,其中道瓊工業指數最多重挫224點至11,988點,跌幅達1.8%;Stoxx歐洲600指數下挫1.47%,跌至1月10日來最低水準;MSCI亞太指數和中國上證指數分別跌1.5%。
此外,追蹤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表現的美元指數上漲0.6%;歐元兌美元貶值0.6%,成為1.3823美元;德國10年公債價格上漲,與價格走勢相反的殖利率下滑4個基點至3.26%。
中國2月意外出現七年來最大貿易逆差73億美元,使投資人擔心燃料需求會跟著減緩,紐約西德州輕原油4月期貨10日一度挫跌逾2.5%,每桶報101.76美元,跌幅創一個月來最大。倫敦布侖特原油4月期貨也跌2%至113.66美元。銅價觸及兩個月低點;黃豆連續第四個交易日走跌。
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和1月貿易逆差都高於經濟學家預期。中國2月出口的年增幅創2009年來最小。德國1月出口則比前月減少1%。通膨率攀越可容忍範圍,促使南韓央行升息。穆迪調降西班牙債信評等一級至Aa2,並警告西班牙政府低估了支撐銀行業的成本。倫敦Hampstead資本公司基金經理人馮丹姆說:「中國糟糕的貿易數據顯示全球成長引擎可能大幅減速,加上又有歐洲國家被降級,使得過去兩年逢低買進的態度開始有些動搖。」
【2011/03/11 經濟日報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