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顧10/16的日報內容,當時指出:
近期慶龍在進行投資研究時,發現有一項技術分析的轉折參考指標,非常適用於EFT的操作,就是月KD指標,整體而言,當某一檔ETF的月KD,出現在50以下黃金交叉的變化,就可視為股價止跌回穩的訊號,反之,當某一檔ETF的月KD,出現在50以上死亡交叉的內容時,便可視為反彈行情的結束。
值得一提的是,同樣是追蹤台灣前五十大的權值股ETF,同樣採用相同的策略,近三年富邦台灣50的績效報酬,似乎優於元大台灣50,以2016年3月與4月的時機為例,前者最後收益35%,後者只有25%的報酬,即使2019年3月與4月的時機為例,富邦台灣50累積9.46%的績效,同樣也優於元大台灣50累積6.4%的表現。
進一步分析的績效,會優於元大台灣50(0050),慶龍認為可能的原因有以下三點:
(一)總成本費用較低。
元大台灣50的經理費為0.32%,富邦台灣50只要不到一半的費用0.15%,就可以支應一年的經理費,至於保管費的收取,元大為0.04%,富邦則為0.035%,此外,雖然交易成本與其他費用,富邦台灣50高於元大台灣50,但加總後,富邦0.32%的總費用,依然低於元大的0.44%
(二)規模較少與市場知名度較低,有冷門股的無效率情形。
相較於元大台灣50從2003年6/25就成立,目前基金規模已達737.39億元,富邦台灣50成立時間則晚了快10年,目前基金規模也僅為11.96億元,此外,不管是市場知名度,還是每天成交量(編按:元大台灣50近20日平均成交量為6,473張,富邦台灣50近20日平均成交量為708張),元大都遠優於富邦,但也由於多數投資人在選擇台灣50標的時,元大台灣50是第一優先,因此有可能造成過度「追價」的情況,反觀,富邦台灣50較冷門的特性,也讓市場的買盤比較不會出現「追價」的情況,進而創造出更好的買賣點。
(三)多了一點台積電。
追蹤富邦台灣50與元大台灣50的成分股比率,雖然幾乎如出一轍,富邦前五大成分股依序為台積電(37.52%)、鴻海(5.02%)、聯發科(3.12%)、台塑(2.64%)、與大立光(2.58%),元大前五大成分股為台積電(36.37%)、鴻海(4.86%)、聯發科(3.03%)、台塑(2.56%)、與大立光(2.54%),但富邦多一點台積電(編按,持股比重較元大多了1.15%),也讓績效較為優異。
本文From《投資家日報》2019年10/18
【日報預覽圖】: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