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來鴻海(2317)在「物聯網」的經營方向,除了會持續借重遍步全球的生產基地,累積全世界最龐大關於「消費電子製造」的大數據資料之外,未來5年「工業機器人」導入的數量,也將從現行的6萬台,提升至20萬台,不僅要加快升級的腳步,更期望能在2025年產值可達11兆美金的物聯網產業中,站得市場有利的競爭地位。
此外,鴻海(2317)2018年之所以會有富士康FII登陸掛牌的需求,說穿了,就是希望能用「較少的股票,換取到較多的鈔票」,來因應未來幾年在全球各地的投資計畫,包括在美國投資3,000億、在中國大陸投資2,743億、在印度投資1,516億,而這些投資的目的,只有一個,就是支持未來的營運,能夠更上一層樓,並實現郭台銘在2014年時曾許下「10兆元營收」的目標(編按:鴻海2017年的營收為4.7兆元)。
透過「用股票換鈔票」的財務操作,來支持公司營運與股票市值能夠不斷成長,慶龍認為最成功的案例,就屬Amazon亞馬遜,這家1994年由貝佐斯(Jeff Bezos)所創立的電商公司,前20年營運,不僅賺錢與賠錢年度各佔10年,企業所累積的總盈餘也僅有19.16億美金,但貝佐斯就是有辦法透過「用股票換鈔票」的方式,讓公司獲取源源不絕的資金,實現毫不手軟「投資未來」的計畫,大手筆購併機器人公司,建立完善的物流系統、不斷開發新技術與新產品,擴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。
即使時序進入到2015年到2017年,亞馬遜的營運,合計預估也只能賺到60億美金的利潤,但毫不手軟的投資未來,總能讓華爾街買單,並激勵股價不斷創歷史新高,一方面成就目前高達6,928億美金的股票市值,創辦人貝佐斯更成為世界的新首富。
一家成立24年的公司,合計賺不到100億美金,卻能成就目前6,928億美金的市值,說明資本市場的遊戲正在改變,不管合理不合理,對於能夠從市場中取得龐大資金奧援的企業而言,藉此能夠不斷擴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,卻是不爭的事實,而現階段的鴻海(2317),讓慶龍看到了向此發展的企圖,毫不手軟的投資未來,期望讓集團的市值得以不斷壯大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