貿聯-KY(3665)能夠在新台幣強升的大環境下,逆勢繳出3月營收創歷史新高的表現,除了三大產品線(資訊類、車用類、醫療用),不約而同出現拉貨潮之外,公司提早做好成長準備,則是另一個重要關鍵。
《源源不絕賺好股》第8章【遇見大成長】P.136~P.147的內文指出:在股票市場中可以舉出非常多的例子,說明一檔股票能夠出現「驚驚漲」的上揚格局,公司「基本面大好」一定扮演相當重要的關鍵角色,而基本面大好最直接的證據其實就是「每月營收大成長」。然而對於從事生產製造的廠商而言,「營收大成長」絕對不會憑空而來,必須建立在2個基礎上:下游客戶需求旺盛、本身產能足以支應,兩者缺一不可。
一般而言,一家公司的訂單狀況,因牽涉到客戶的商業機密,大部分的公司會選擇語帶保留,盡量避免對外公布太詳細的資訊,所以對投資人而言,除非有內線訊息,否則頂多也只能從「大膽假設、小心求證」的方式去推論。因此,在尋找具有「大成長」潛力的股票時,慶龍習慣從公司「擴充產能」的動作,去發現市場還未注意到的蛛絲馬跡。
這是一個簡單的思考邏輯,對於公司的經營者來講,除非「未來的訂單」已經有把握掌握在手上,否則不會貿然大手筆投入資本支出進行產能的擴充,尤其如果該公司過去的經營風格又一直都是以「穩健成長」著稱,此時「大擴產」的意義就更非比尋常了。
上述所謂的「大擴產」,反應在財報上,主要會呈現在兩個會計科目上,第一是現金流量表中的「固定資產(購置)」,第二則是現金流量表中的「投資活動之現金流量」,兩者的差別,前者是擴充自有的產能,後者則是購併同業的產能。
追蹤貿聯-KY(3665)2009年到2016年固定資產購置(資本支出)的狀況,不難發現近3年出現有了明顯的變化,分別為4.9億元、3.69億元以及5.77億元,不僅較2010年到2013年平均每年約1.4億元的規模多出數倍,佔股本比率更攀升到56%的水準。
此外,另一個反應大擴產的財報科目「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支出」,同樣也看到相同的內容。
追蹤2009年到2016年的金額變化,2014年到2016年期間,一方面出現跳升的狀況,分別達到7.23億元、4.09億元,以及16.67億元,遠高於2010年至2013年每年約1.85億元的平均值,佔股本比率更則上升至83%、45%以及162%。
換言之,從上述兩項財報科目金額大增的變化來看,不僅充分展現董事長梁華哲想要帶領公司營運大成長的企圖心,分別擴增加州、德州、新墨西哥州、馬來西亞、大陸昆山、墨西哥等地的產能之外,今年1月更宣布將以5000萬歐元(約16.5億台幣),合併德國LEONI集團旗下的電器線束事業部。
如此大手筆的投資案,預估也將為貿聯未來幾年的營運,奠定持續成長的基礎。
本文From《投資家日報》2017年4/10
當時貿聯股價為185元,至今最高漲至327.5元
【日報預覽圖】: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