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振榮先生幾次「洞燭先知」的重大決策,不僅奠定宏碁(2353)後來成為台灣之光品牌的基礎,更直接影響公司得以重返榮耀的關鍵,而幾次重大決策,分別為:

 

(一)捨棄Multitech品牌,重新打造ACER新品牌。

 

 

2017-7-28 下午 12-41-54

 

 

宏碁是1976年由施振榮先生與現任董事長黃少華所創辦的一家電腦公司,早期以自有品牌Multitech行銷全球,直到1987年,施先生認為Multitech這個品牌名字太長,不容易讓消費者記住,加上國際又有商標問題,因此當時宏碁縱然已投入3,000萬美金打造Multitech品牌,但施先生仍舊排除眾議,決議捨棄原有品牌,並委託知名廣告公司奧美,一方面重新設計新的品牌形象,另一方面則全面更換公司英文名字為ACER。

 

 

上述的決定,對當時年營業額僅約80億元的宏碁而言,確實是一大負擔,但重新定義品牌後的宏碁,反而對全球行銷,產生一大助益。

 

 

 

(二)1992年再造宏碁工程,開創速食店營運模式。

 

 

 

時序進入到1989年,逐漸邁入國際化的宏碁(2353),當時找來曾任IBM高階主管的劉英武接任總經理職務,不過一連串的海外購併案(例如1987年700萬美金收購康點、1990年9400萬美金收購高圖斯),在付出過高價格的代價之後,加上美洲市場銷售不如預期,最終不僅導致宏碁在1991年出現了成立以來首次虧損,更讓施振榮先生在1992年親自坐鎮美國,並開啟宏碁的再造工程。

 

 

2017-7-28 下午 12-42-06

 

 

 

 

當時施先生以仿效麥當勞在全球販售漢堡的營運模式,透過讓各地經銷商可以成為大股東的合夥方式,讓已經進入全球化的宏碁,不僅能夠推出最符合當地消費者喜好的「新鮮電腦」,更能與全球各地的合作夥伴利益一致。

 

 

上述這樣的改造工程,也讓宏碁在1994年時,繳出全球第7大、美國電子專賣店第2大,與拉丁美洲第1大電腦品牌的成績單。

 

2017-7-28 下午 12-42-18

 

 

 

(三)2000年年底將品牌與代工分家。

 

 

 

宏碁的品牌之路,到了2000年時進入到另一個高峰,當年度EPS繳出4.7元的同時,股價也在3/30來到了241元的高點,不過隨著美國爆發網路泡沫危機,宏碁的股價也直直落地來到2001年1/2最低點的42元,而當年度的EPS更掉到只剩下1.7元。

 

 

 

營運陷入困境的宏碁,讓施振榮先生再度啟動改造計畫,並大膽地將「品牌業務」與「代工業務」進行切割,自此之外,宏碁專注於品牌行銷,代工與製造的部門,則分別切割出緯創(3231)與明基(後改名為佳世達,股票代號2352)兩大集團公司。

 

 

 

2017-7-28 下午 12-42-32

 

 

 

品牌與代工完美切割的宏碁,在後來的10年,不僅快速地發展成為全球的前三大電腦品牌,2010年的營收與EPS,更分別攀升到6,291億元與5.71元的歷史高峰,並在同年的12/9,股價勁揚到99.4元的波段高點。

 

 

 

從上述前3次宏碁在營運上的重大轉折,不僅可以看到施振榮「有捨才有得」的經營理念,與大刀闊斧改革後的成果,也讓這一回擁有老馬識途的宏碁,再現重返榮耀的契機。

 

 

本文From《投資家日報》2017年5/15

當時宏碁股價為14.95元,至今最高漲至17.1元

 

 

【日報預覽圖】

2017-7-28 下午 12-43-00

 

 

@我要訂購《投資家日報》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cky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