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的台股,受到兩項利空因素的干擾:
(1) 高盛遭美國證管會指控詐欺案,引發投資人對一連串的金融改革,將嚴重打擊金融機構獲利能力的疑慮。
(2) 中國打壓房市的宏觀調控政策,造成中國股市跌至今年以來的相對低點;同時台灣央行對於國內銀行房貸業務的嚴格監督,也造成投資人對於資產泡沫的不安。
反應到4/22日的盤面上,表現最為弱勢的族群仍是受到這兩項利空因素干擾最深的鋼鐵股、營建股與金融股,因此在選股以及操作上,只要能避開上述的類股族群,自然就能把目前利空訊息所帶來的負面影響,降到最低。
另一方面,佔台股權重高達60%~70%的電子股,最近不僅利多訊息頻傳,在業績獲利部分更是屢創佳績,以最近公佈的三月份營收數據來看,寫下新高的電子公司更高達85家,顯示這一波景氣的復甦,已經實際反應在產業公司的營收數據上,今年不僅「五窮六絕七上吊」的營運淡季不會降臨,「旺季更旺」的業績展望,更是目前廠商普遍的預估。
總結而論,現階段的台股仍有幾項條件,有利於大盤繼續往上突破前波8395的高點:
(1) 台股特有的政治經濟學。
(2) ECFA簽署在即,在期待心理下,對台股仍具有一定程度的支撐力道。
(3) 多數企業第一季營收獲利狀況佳,同時對於第二季的業績展望也都偏樂觀看待。
(4) 期貨前十大交易人4/22未平倉口數仍處於淨多單3513口的偏多條件下,顯示大戶對未來行情並不看淡。
因此每一次的大跌,都將是投資朋友「逢低買股」的好時機。
【延伸閱讀】
2009-11-02 |
|
2009-11-11 |
|
2010-01-20 |
|
2010-04-23 |
|
2010-07-29 |
|
2010-08-11 |
|
2010-08-18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