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輕薄短小」的3C電子產品概念,並不完全適用在中國大陸的消費者心態上,因為在他們內心的深處,基本上仍然脫離不了對於「俗又大碗」的偏好,而反應在電子產品的選購上,「功能完整」與「外型大氣」就成了很重要的參考指標,TV是如此、手機是如此、PC與NB更是如此。
近幾年,平板電腦的崛起,幾乎打垮了所有NB的大廠,Acer宏碁(2353)營運兵敗如山倒,全球第一大的HP惠普更考慮賣掉PC部門,然而,平板電腦所強調的「減法功能(省掉光碟機、鍵盤等等)」與「第二台電腦」的概念,似乎還沒有辦法有效地地說服逐漸富裕的中國消費者,揚棄傳統的PC而完全擁抱平板電腦,因為這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使用者經驗,對於許多中國消費者(或新興市場)而言,人生的第一台電腦,還是希望擁有比較完整功能的電腦。
想要擁有比較完整功能PC的消費者心態,也給了PC大廠重新「東山再起」的機會。
掌握全球80%個人電腦(PC/NB)處理器市場的Intel,執行長Paul Otelini在日前指出,新興市場需求的快速成長,完全抵銷了歐美成熟市場的衰退,而第3季英特爾之所以能夠繳出連續6季創歷史新高的營收表現,完全歸功於中國與巴西在個人電腦業務的快速成長,並成功擠下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與第三大的電腦市場。
無獨有偶,國內雙A品牌華碩(2357)財務長張偉明日前也表示:華碩(2357)在中國市場的「成長非常多」,單是2011年7月份的銷售就比6月份跳增超過8成,直接帶動第3季業績繳出亮眼的成績單。
中國市場的快速成長,也讓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蘋果APPLE也直接受惠,新任執行長Tim Cook表示,由於中國市場2011年第3季營運大躍進(較去年同期成長3倍),中國已成為蘋果全球第二大的市場,約佔整體營收的16%。
除此之外,對於過去主戰場都在歐洲與美國的宏碁(2353),未來幾年在中國大陸NB市場能夠創造出70%以上的成長力道,預估市佔率將從原先3.5%躍昇到18%,完全是拜2010年以7,000萬美元「準收購」中國第二大PC民族品牌方正科技所賜。
方正科技為北大方正集團旗下的子公司,而北大方正集團正是中國首府北京大學1986年時所投資創辦的(北京大學持股70%、管理層持股30%),旗下包含IT科技、醫藥與證券公司;2010年宏碁「準收購」方正科技,主要的著眼點是在中國大陸PC市場的開拓。
方正科技的價值,並不是在於PC的品牌,而是散落在中國大陸4~6級城市高達1萬多間的門市通路,而4~6級城市的居民將是未來中國十二五計畫中,收入成長幅度最快速的一群,而宏碁(2353)藉由收購一途,以最快速的方式打通在中國市場通路的任督二脈,宏碁(2353)在中國市場營收獲利大躍進,將是可以被合理預期的。
總結而論,想要擁有比較完整功能PC的新興市場消費者心態,不但給PC大廠重新「東山再起」的機會,也給近半年股價已經腰斬再腰斬的宏碁(2353)「起死回生」、「轉虧為盈」的機會。
【延伸閱讀】
2012-01-31 |
|
2011-12-14 |
|
2011-11-29 |
|
2011-11-26 |
|
2011-11-18 |
|
2011-10-26 |
|
2011-10-22 |
|
2011-09-03 |
|
2011-05-06 |
|
2010-07-15 |
|
2010-04-29 |
|
2009-12-08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