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投資家短評】
極端氣候所引爆的這場安靜海嘯,已經確立玉米、小麥、麵粉等糧食價格看漲的趨勢。回歸到股票投資上,有危機,就會看到商機,由於國內的麵粉、飼料或油脂大廠,常備庫存大約在1~2季,因此只要相關原物料維持上漲趨勢不變,包括聯華(1229)、統一(1216)、福壽(1219)、泰山(1218)、大統益(1232)、大成(1210)、福懋油(1225)、台榮(1220)、興泰(1235)等業者,都有機會成為大宗物資上漲的受益族群。
【延伸閱讀】
2009-11-04 |
|
2009-11-09 |
|
2010-11-16 |
|
2010-11-23 |
|
2011-01-18 |
【今日最大誌】
極端的氣候在全球發威,世界糧食主要產區陷入「水深火熱」,食物價格飆升的情況蠢動。
雖然目前還不到北半球農作物主要生長季節,但由於美國玉米存量逼近15年低點,玉米期貨價一年來飆漲一倍,小麥價格也比去年同期成長55%。聯合國警告,全球食物成本4月繼續上揚,過去10個月來有九個月上漲。商品支出增加,也迫使麥當勞等食品製造商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。
Rabo AgriFinance食物和農業研究部門副總李代爾預測,如果情況惡化下去,玉米有可能漲到每英斗8美元的天價。
國際小麥價格高漲,國內麵粉漲聲再起,麵粉廠商昨(10)日接獲麵粉公會通知,6月1日起,每袋22公斤裝的麵粉將大漲30至60元不等,屆時高筋麵粉將調高至680元的天價,刷新國內麵粉售價新紀錄。
行政院副院長陳昨日表示,未來即將面臨的糧食危機,將是「安靜的海嘯」。農委會將推動「在地生產、在地消費」,期望我國糧食自給率2020年能提高至40%,與日韓相當。
美國路易斯安那和田納西等州正與洪水搏鬥,因雨水過量,玉米種植速度只有去年的一半。但在此同時,堪薩斯州的小麥田遭受1996年來最嚴重的旱災侵襲,德州農人也殷切期盼天降甘霖。
但在此同時,西澳和中國的農作物同受大旱威脅,法國和德國的乾旱天氣,以及英國遇到至少352年來最熱的4月,都嚴重威脅歐盟的農作物收成。
不到一年前,俄羅斯三分之一小麥遭50年難得一見的大旱毀掉、導致全球食物價格飛漲,如今看來,情況有重演的跡象。
中國大陸北方旱象也有擴大跡象,尤其以河南及安徽最為嚴重,安徽小麥受旱面積超過六成,加上全中國小麥病蟲害發生面積較去年增加34.4%,4月小麥及玉米等糧價持續上漲。
【2011/05/11 經濟日報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