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期關注《投資家日報》朋友,應該不難發現,慶龍很少會與大家做直接的互動,或解答在投資上的疑難雜症,一方面是因為本身工作較為忙碌的關係,另一方面是主筆《投資家日報》近10年的時間,發現與投資朋友有太多的互動,反而會影響到專業的判斷,進而減損到股票績效的表現,平心而論,這是一個蠻特別、卻也是不爭的事實與經驗。
長期關注《投資家日報》朋友,應該不難發現,慶龍很少會與大家做直接的互動,或解答在投資上的疑難雜症,一方面是因為本身工作較為忙碌的關係,另一方面是主筆《投資家日報》近10年的時間,發現與投資朋友有太多的互動,反而會影響到專業的判斷,進而減損到股票績效的表現,平心而論,這是一個蠻特別、卻也是不爭的事實與經驗。
《投資家日報》核心追蹤的生技股邦特(4107),今天的股價不僅亮燈漲停,上漲至114.5元,成交量更一舉放大到8,317張,一方面創下2013年3月以來的最大量,另一方面在量比價先行的「仙人指路」下,相信將可為日報的長期訂戶,帶來極為豐沛的收益。
【點選收看】:
很多人會問慶龍,要如何找到未來的明星趨勢產業?問題的答案其實不難,只有一個簡單的邏輯,就是任何一個產品或產業,只要符合「過去沒有」、「現在開始有」、「未來會很多」的三大定義,自然就有成為明星產業的條件。
【點選收看】:
【點選收看】:
日報核心追蹤的股票豐達科(3004)公布3月營收為1.95億元,不僅較去年同期增長21.28%,更創下歷史新高的好成績,此外,今年前3月累積營收也達到4.89億元,年增率為22.8%。
【點選收看】:
【點選收看】:
紡織股宜進(1457)公布第2季財報,單從數字上來看,本業確實出現強勁的成長力道,不僅營收較2016年同期增揚12.13%,營業利益成長率更來到427%,此外,毛利率則是從2016年Q2的7.39%上升至9.89%,營業利益率也從0.98%大增至4.63%。
【點選收看】:
談到這兩年《投資家日報》的代表股,機工具的上銀(2049)絕對榜上有名,慶龍不僅在股價還在146元時,就領先市場提出「上銀將可以成功走出近幾年股價低潮,成為市場焦點成長股」的分析觀點,更是一路追蹤公司的營運狀態至今。
2017年4/25在德國漢堡舉辦的一場42公里馬拉松競賽,一位35歲年輕人,身穿使用37.5紡織技術的西裝來參賽,最後不僅只花費2小時43分04秒跑完全程,甚至還打破穿西裝跑馬拉松的世界紀錄。
至今已發表49篇分析內容,日報長期追蹤的半導體設備股漢唐(2404),公布2017年獲利與股利政策,雖然EPS從2016年的6.52元衰減到5.1元,但股利政策卻從6元上升到7元的水準,其中包括5元現金股利與2元的現金減資。
經過一年多的等待,宜進(1457)決心轉往高毛利產品的努力,終於在近日看到代表性的成果,就是一方面通過美商Cocona的認證,成為亞洲唯一合格生產「37.5技術」的廠商,另一方面則透過入股Cocona高達10%的股份,將兩家業者的利益更緊密結合在同一條船上;此外,關於37.5的紡織技術,請點選收看以下的影音觀點,搭配以下的文字說明後,相信就會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從1950年代開始發展,台灣紡織業經歷長達半個世紀變革,從早期的蓬勃發展,到1980年之後,因為人工成本上升以及新台幣大幅升值的雙重衝擊,國內廠商紛紛將營運重心轉往海外,殘酷的全球化競爭,更使台灣紡織業每年產值不斷萎縮,一度被人譏諷為「夕陽產業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