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融資」在市場上一向是用來衡量籌碼是否混亂的一項參考依據,許多投資朋友認為:「當融資增加速度太快,或融資餘額水位太高時,大盤將會有反轉的疑慮。」
然而融資增加速度和融資餘額水位的高低到底要如何界定?以10月13日台股收盤後的融資餘額水位2952億為例,這會是一個大盤即將反轉的危險訊號嗎?
其實,融資餘額並不是大盤上漲或下跌的「因」,而是大盤上漲或下跌後所得到的「果」,也就是說,當大盤處於多頭行情時,自然會因指數上漲而得到融資增加的「果」;當大盤處於空頭行情時,也會因為指數下跌而反應出融資大減的「果」。
以2007年上半年台股走勢與融資餘額變化為例,當時指數多在7500~8000間上下來回震盪,而融資餘額的水位,也一路上升到3000億元的水準,然而台股在經過半年多的整理之後,重新展開另一波的上漲行情,8000點一路狂奔到最高9807點的過程,也讓融資餘額持續上升,最後來到3903億元的位置。
若以2007年的經驗為例,目前台股2952億元的融資餘額,其實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,因為股票上漲一定要伴隨成交量的放大,投資人也更不能解讀目前的融資高水位,就是台股大盤反轉的徵兆,而陷入過恐慌的情續中。
【延伸閱讀】
2010-06-25 |
|
2010-07-29 |
|
2010-08-11 |
|
2010-08-12 |
|
2010-09-02 |
|
2010-10-12 |
|
2010-10-25 |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