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一波台股下殺的過中,京元電子(2449)雖然有高現金殖利率的保護(編按:每股配發3元現金股利),讓持股的投資人絲毫沒有感受到大環境在風雨飄搖的氣氛,6/15一度來到波段的最高點46.15元,不過就在聯準會6/16決定加快升息的腳步之後,京元電子也加入了「補跌」行列,若以6/24最低點41.15元計算,這一波股價補跌幅度約10%。
此外,由於目前的京元電子仍有超過42%的營收,是來自於消費性電子產品,因此全球智慧型手機銷售預估的下修潮,京元電子的營運自然也會受到影響。
針對全球智慧型手機產業目前遇到銷售下滑的困境,京元電子董事長李金恭在今年5月的致股東報告書中表示:
縱智能手機、電腦、面板、消費性產品銷售量出現雜音,但汽車、伺服器、數據中心、網路通訊產品等需求確定上升。
這些變數對半導體製造公司而言,全年度雖個別客戶或有產品組合上的訂單調整,但客戶對製造產能的強勁需求仍見緊俏,整體半導體製造產能大幅低於市場需求,打破過往景氣循環波動的經驗。
又因為晶片設計的規格及複雜度提升,電晶體數量的增加,晶片測試時間拉長,生產進貨量穩定流入,測試設備平均利用率漸提高,預期此現象可望延續到明年。
董事長李金恭所言的產業變化,一方面反映在京元電子各項產品的營收貢獻上,以今年Q1為例,消費電子雖然仍是最大宗、占比高達42.2%,但已較2021年Q1的48.2%明顯下滑,此外,通信產品從去年Q1的28.7%上升到今年Q1的31.5%,數據處理與儲存從11.7%上升到13.6%、汽車電子從8.4%上升到8.8%、工業電子從2.7%上升到3.8%。
董事長李金恭所言的產業趨勢,一方面反映在京元電子(2449)各項產品營收貢獻的變化上,一方面也反映在「毛利率」持續走升的表現上,畢竟晶片設計的規格及複雜度提升,電晶體數量的增加,晶片測試時間拉長,也讓京元電子的產品利潤更高。
代表產品利潤的「毛利率」,一路從去年Q1的29.07%,上升到Q2的26.81%、Q3的33.09%、以及今年Q1的35.79%,而代表本業獲利能力的「營業利益率」,也一路從去年Q1的17.93%,上升到Q3的22.74%、以及今年Q1的25.55%。
產品利潤與公司獲利能力的走升,也具體反映在每股稅後盈餘EPS的表現上,近4季EPS分別達到1.49元、1.34元、1.24元與0.71元,累積達4.78元,對照目前約42元的股價,本益比約在8.8倍,此外,今年預計配發3元現金股利,也讓目前的殖利率超過7%。
本文From《投資家日報》2022年6/27
當時京元電子(2449)股價在41.95元
至今最高漲至106.5元,不含現金股利
波段漲幅已達153%
【日報預覽圖】:
現在訂購240份日報,可立即享有【五大好禮】:
(一)價格優惠:每份只要40元
(二)可免費回看五天的日報
(三)可免費加入日報專屬Line群
(四)可免費參加「慶龍年,萬中選一的好產業」實體講座
(五)可免費獲得上述講座的線上觀看權限,無限次觀看60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