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顧8/25的日報內容(編按:新訂戶若想回看,可在群組中私訊小編),當時分析指出:
平心而論,也差不多該是時候了,畢竟追蹤翔名(8091)過去3年的資本支出,2018年來到5.42億元,佔股本的比率高達123%,2019年雖然下降至1.66億元,佔股本比率37%,但2020年再度上揚到3.85億元,佔股本比率回升到85%;3年合計投入10.93億元,相當於4.55億元股本規模的240%,充分展現CEO吳宗豐想要帶領公司「大成長」的企圖。
完成過去3年10.93億元用於擴充台灣產能的投資之後,接下來翔名的擴廠準備,將放在中國大陸的南京廠,預計將投入6億元的資本支出,期望能爭取未來更多半導體設備的市場商機;此外,在相繼完成擴產準備之後,翔名的生產基地除了2008年完工的新竹A、B棟,與2011年完工的新竹C棟之外,2020年開始加入營運的新竹D棟與南京廠,也將成為公司未來重要的生產基地。
2個星期前的觀點,隨著翔名(8091)公布8月營收似乎也看到一些驗證,8月營收達到1.55億元,一方面較7月的1.48億元,月成長4.7%,另一方面更較去年同期的0.97億元大增60%,連續2個月創下2017年出售子公司寶虹科技給川寶(1595)之後,最高的單月營收數據,顯示現階的翔名,已看到明顯的跡象,不僅走出2015年到2020年那一段營收從25億元腰斬一半到12~13億元的衰退期,更開始要邁向營運成長的階段。
此外,由於去年9月到今年2月的營收基期都較低,分別只有0.9億元到1.18億元之間,因此若沒有太大的意外,接下來6個月的翔名,每月營收的YOY年增率,應該都能維持40%以上的成長力道。
再者,假設9月到12月都能維持近2個月的平均營收表現1.52億=(1.48億+1.55億)/2,今年翔名的營收目標將有機會來到15.957億元=9.86872億+1.522億*4個月,此外,今年稅後淨利率若能維持2020年的13.46%的水準,2021年的稅後淨利將落在2.146億元,除以0.455億的發行股數之後,便可得出法人預估的EPS為4.72元,參考過去5年的盈餘配發率平均為79.86%=(64.5%+44%+85.8%+117%+89%)/5,可再此推算出2021年的現金股利將落在3.77元。
本文From《投資家日報》2021年9/10
當時翔名(8091)股價在67.2元,
至今最高漲至89.8元,波段最高漲幅已達33%
【日報預覽圖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