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3  

【投資家短評】

從全球產業發展趨勢來看,已經形成大者通吃的局勢,而要達成這樣的目標,除了品牌經營之外,技術及專利權更是重要的武器!台灣電子產業長期以來勤賺代工財,缺乏技術這一方面的努力,現階段要趕上世界列強,勢必要付出更大的力氣,所以也請台灣有心努力的公司,加油!

 

 

【延申閱讀】         

2010-04-12

0412最大誌:產創條例馬五點 營所稅將大降

2012-02-07

陳冲喊富民經濟 推動轉型 + 坐而言還要快點起而行

2012-05-11

台積(2330)陳情:調整證所稅方案 + 還沒課到有錢人的稅,國庫收入就先賠掉了

2012-09-19

中日緊張 台日雙向投資增溫 + 生技產業可望成為明日之星

 

 

【今日最大誌】

產業創新條例研發投資抵減每年100億元的總額限制,行政與立法兩院決定放寬。經濟部表示,為鼓勵企業研究發展創新商業模式,研發投抵總額的確應鬆綁,建議放寬到130億元,並保留增加的彈性。這項放寬不需要修法,只要經濟部、財政部有共識,最快明年適用。

 

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,國家財源有限,且部分產業提出的研發案,未必符合高度創新申請要件。

 

至於未來是否會調高抵減稅額,他回答說,「若財源足夠,將全力支持」。

 

國民黨籍立委李貴敏昨(2)日指出,依現行規定,研發支出的15%可抵減營利事業所得稅,但財政部與經濟部協議採總量管制,導致獎勵投資與經濟成長速度成反比。行政院長陳昨赴立法院備詢時,同意不應有此限制,要求財政、經濟兩部研擬改進。

 

除了提高抵減額度,經濟部認為,適用獎勵的研發支出範圍也要同步擴大,除了技術研發外,包括行銷、品牌、專利、商業模式的研發,都可適用投資抵減。由於不論擴大研發投資抵減認定範圍,或提高投抵總量,「所有企業都可一體適用」,並立即受惠,在景氣低迷之際,確是刺激業界投入研發、帶動投資的最立即可行作法。

 

依據產業創新條例規定,研發支出15%範圍內可享有投資抵減。但在執行上,經濟部訂有「公司研究發展支出適用投資抵減辦法」,以「創新高度」認定個別企業是否可享有抵減。

 

在實務上,財政部則對工業局匡出約100億元的總量限制。

 

除了提高研發投抵總量外,經濟部認為,隨著國際經濟情勢演變、商業模式不斷創新、國際專利戰開打,產創條例傳統上只認定技術研發為研發支出,已不敷產業發展實際需求。

【2012/10/03 經濟日報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cky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