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投資家短評】
一般而言,各國主管貨幣政策的機關(央行),可以採取三種方式緊縮貨幣:(1)升息、(2)調高存款準備率,與(3)發行公債。第一種「升息」的方式較於積極,影響層面也最大,而後兩種則屬於溫和的貨幣緊縮政策。
而這一次中國人民的緊縮貨幣政策,由於考量全球經濟尚未完全復甦,因此採取較溫和的緊縮政策_調高存款準備率,希望能在「抗泡沫」與「護經濟」之間取得平衡。
【延伸閱讀】
2010-01-13 |
|
2010-02-10 |
|
2010-03-26 |
|
2010-04-16 |
|
2010-05-10 |
【今日最大誌】
中國人民銀行昨(11)日上午通知六家大陸主要銀行業者,調高其存款準備率0.5個百分點,達到17.5%,以控制金融市場的流動性,並遏止通貨膨脹惡化。綜合路透、彭博資訊與第一財經日報報導,多位消息人士透露,這六家陸銀為中國銀行、中國建設銀行、中國工商銀行、中國農業銀行等四大國有銀行,以及中國民生銀行、招商銀行等兩家股份制銀行。
報導指出,人行此舉主要是針對9月新增貸款衝高、央行票據集中到期,以及8、9月的外匯占款增加等情況而推出的暫時性措施,相關銀行預計本周內提存,約從銀行體系抽走人民幣2,800億元至3,000億元(約新台幣1.38兆元)的資金。但人行並未正式公告這項措施,建行一主管證實有收到口頭通知,但沒有書面通知;招行行長馬蔚華被問及此事時,則說「最近一直在外出差,真的不知道」。
今年以來,人行三次調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,目前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準率為17%,中小型金融機構為13.5%。
人行行長周小川上周曾向大陸財新網表示,政策工具的選擇是複雜的問題;無論是價格型還是數量型工具,在選擇使用時人行都會充分考慮國際國內形勢。當時周小川說:「目前尚沒有證據足夠表明,已經使用的數量型工具,包括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操作吸收流動性,難以完成控制通脹預期的目標。」
美銀美林中國經濟學家陸挺分析,人行調高這六家陸銀存準率,應該是其9月放款超過限額,違背人行嚴控2010全年信貸人民幣7.5兆元(約新台幣34.6兆元)目標。他指出,這六家銀行存款總和占所有陸銀存款約半數,人行此舉是懲罰這些銀行在9月過度放款,實施時間則只有兩個月。
【2010/10/12 經濟日報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