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資家網站成立一年多以來,除了公司基本面的分析之外,也收到許多投資朋友來信詢問有關技術分析的問題,因此從本週開始,《投資家研究團隊》將利用每週四分析師文章的時間,開闢技術分析園地,除了透過每週定期討論相關的論點之外,我們也將由簡入深的從「認識K線」開始,和投資朋友分享技術分析中「價量」、「型態」、「均線」、「指標」、「籌碼」等理論概念,同時輔以實務中經驗為例,一步步帶領對於技術分析有興趣的股市初學者,進入技術分析的應用領域中。
投資家網站成立一年多以來,除了公司基本面的分析之外,也收到許多投資朋友來信詢問有關技術分析的問題,因此從本週開始,《投資家研究團隊》將利用每週四分析師文章的時間,開闢技術分析園地,除了透過每週定期討論相關的論點之外,我們也將由簡入深的從「認識K線」開始,和投資朋友分享技術分析中「價量」、「型態」、「均線」、「指標」、「籌碼」等理論概念,同時輔以實務中經驗為例,一步步帶領對於技術分析有興趣的股市初學者,進入技術分析的應用領域中。
在技術分析的領域中,由於每個人的操作習慣不同,因此對於應用技術分析尋找買進時機的方法也不盡相同,例如偏好波段操作的投資人,在應用技術分析時最常使用股價「回測均線(多為季線、半年線、年線)」的買進時機。
今天的文章內容,要和大家分享從籌碼的角度,所衍生出來在技術分析中「大量鎖碼(主力吃貨)」的概念。
在這個資訊泛濫的時代,只要投資人肯用功,就能輕鬆地從網路或報紙中獲得許多關於公司的資訊,然而「千線萬線不如內線」不但是許多投資人心中永遠的嘆息,也是市場主力操控股價的方式之一。
今天的分析師的文章內容,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從技術分析的觀點中,股價在突破季線上方整理時的「加碼」時機。
從基本面著手,精算出好價格是為了要「買的安心,抱的放心,還要賺的開心」,而利用技術分析觀點來決定加碼的時機點,目的則是為了擴大整體的投資報酬率。
以耕興(6146)為例,去年1/9~2/5股價在季線上方整理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後,2/6在技術面上出現突破的「加碼」時機,從那時候開始,耕興開啟了一波長達半年的上漲趨勢,股價也由2/6當天的收盤價31.8元,來到8/14最高價68.5元,雖然加碼的價格不會是便宜的價格,但是整個波段的漲幅還是高達1.15倍。
由於產業的景氣循環通常會歷經2~3年的時間,一家好公司股價由最低點到最高點的上漲過程往往也長達1~3年不等的時間,因此「對的股票」一路加碼,不僅符合「買的安心、抱的放心,還要賺的開心」的原則,更能夠「汰弱留強」,擴大投資組合的整體報酬率。
技術分析觀點裡的第一個「再加碼」時機,是回測均線的加碼點。以緯創(3231)為例,2009年初股價在季線上方整理時逢低買進,在3/10突破整理區間時加碼買進後,在接下來的上漲過程中,每一次的量縮回測月線,都是很好的「再加碼」時機。
透過每天《投資家日報》的撰寫,記錄研究團隊的分析觀點,不管對與錯都會忠實呈現,以下的內容,主筆的時間為3/19,重點只有一個:邦特(4107)股價在急跌之後,近日已經呈現量縮整理的格局,日後若能搭配量能進一步擴大,將有機會向上突破。
【投資家日報】資料庫:最壞的營收,創造出最好的買點_邦特(4107)
過去二個星期以來,《投資家研究團隊》多次提出現階段大盤走勢將會複製2007年下半年「先上後下」的看法,這個看法目前仍然沒有改變,以4/8指數收在8057.6為例,相當於2007年圖例中黃色圓圈的位置,換言之,目前指數再上漲的空間,已經相當有限了。
在技術分析的觀點中,股價噴出的過程中,其實就是「上漲」與「整理」的反覆交替,也就是說當上漲的趨勢還未明朗之前,通常會有一段整理的階段;以聯發科(2454)為例,「整理的時間」長達一年半之久,而「整理的幅度」最高點418元與最低點259元,也有高達159元的價差。
一檔股票的漲跌,最主要就是反應公司未來的營運前景,也就是「基本面」的變化。基本面好的時候股價上漲,基本面不好股價自然就會下跌,也因此在研究一家公司股價能否上漲時,良好的基本面一直是最重要的事。
然而「凡走過,必留下痕跡」,透過股票市場裡「技術分析」的統計資料,有時候我們也能從過去股價漲跌所留下的記錄,找出股價上漲的脈絡。
在技術分析的觀點中,「買股票」的策略上,大體可以分為「拉回買」與「突破買」兩種方式,今天慶龍將與大家分享,「突破買」的投資策略以及操作邏輯。
「突破買」是一種積極的投資策略,在操作的過程中,必須以積極的態度來應對,因此較適合積極型的投資人。策略上「突破買」追求的就是利用短線的「氣勢」,來賺取「快速」的報酬。
上周《投資家研究團隊》於假日體驗版日報中特別分享【最具參考價值的技術指標】,歡迎各位體驗版朋友至信箱中閱讀。
以瑞智(4532)為例,經過三個月時間的盤整之後,瑞智(4532)在九月底的時候,「最具參考價值的技術指標」出現翻多的買進訊號,一個月後的漲幅高達50%,相同的狀況也發生在嘉聯益(6153),當指標翻多之後,一個月的漲幅也高達50%。
在《技術分析中,你一定要知道的真相》一文中,筆者分享了用量價背離股價卻還是一路大漲的實務範例,有朋友在看完筆者的文章後問筆者:那到底什麼時候量價背離可以買?什麼時候量價背離不能買?
這真是一個好問題!
上週「從量價中找尋投資契機」一文中,筆者分享了多年來在技術分析研究中,將理論導入實務的一套心得,這個實務的操作方法,自取名為「Smart投資法」,這套方法誕生的背後,有許多筆者踏進投資這個領域後的酸甜苦辣,未來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。
我相信很多投資人在學了技術分析後,興致勃勃的拿到市場裡「實戰」時,卻發現:怎麼跟書上寫的都不一樣?因為書上寫的都是基礎,基本的型態,基礎的K線;因為書上寫的都是死的,然而市場卻是活的。所以你看W底時它卻在實戰中變成M頭;你認為爆大量要反轉,誰知道它只是噴出的起漲點。
「價格」以及「成交量」是技術分析中的兩大基礎,而公司的營運變化,也會透過價格和成交量的增減來反應,技術分析常被認為是短線交易才會用到的工具,但在實務上技術分析也能夠應用在找尋投資契機上,特別是「量」的概念。
相信有投資經驗的朋友人都聽過一句話「人多的地方不要去」。這句話說的對,但也不完全對,而是看你用什麼角度去看。如果你要開一間餐廳,你會選擇開在人潮聚集的精華地帶?還是選擇開在人煙稀少的地方?隨機問了幾個朋友,他們給我的答案都是前者,理由是「人潮就等於錢潮」,這個道理應用在股票市場上,難道真的「人多的地方不要去」嗎?把成交量想像成人潮,而自己是想開餐廳賺錢的經營者,或許你就會有不同的思維。
在股市待久的投資朋友,我相信都會領悟一個道理:股票市場裡沒有「絕對」,有時候,人多的地方反而隱藏了投資契機,筆者也在十餘年的技術分析研究中,發現了一個從量價中找尋出來的投資契機。我們來看幾個例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