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水災所釀成的政治土石流,沖垮了劉兆玄的博士內閣,而新閣揆吳敦義所要面對的最大挑戰,不是災後的重建工作,也不會是年底縣市長的選舉,而是今年12月第四次江陳會關於ECFA(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)的經貿議題,由於ECFA牽涉兩岸90%商品服務的『零關稅』優惠,因此影響台灣產業經濟的層面將會長達10年之久。
一般而言,一個國家為了保護國內產業或增加國庫收入,都會對進口商品採取稅率不一的關稅,然而有些國家因為考量區域經濟的關係,會與鄰國簽署自由貿易協議,達到區域內「貨暢其流」的目的;例如1994年加拿大、美國與墨西哥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,北美區域內的商品流動免關稅,就吸引了台灣的華碩與鴻海到墨西哥設廠投資。
過去慶龍曾大膽假設,台股未來三年一定會突破歷史高點12682,論述的根據便是來自於「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下」的基礎上。
當台灣的石化業因為ECFA的簽署,而免去平均6.17%出口到大陸的關稅,日韓石化業者在中國38%的市佔率,相當於1.25兆元新台幣的產值,將會面臨到台系廠商的強勢競爭;當台灣的機械業因為ECFA的簽署,而免去平均7.85%的關稅時,南韓與東協原有23%的市佔率,也將岌岌可危。
Chaiwan(China+Taiwan)的商機,已經在前一波中國家電下鄉的政策中發揮的淋漓盡致;由於中國品牌TV將採購的重心移轉到台灣業者,立即產生大洗牌的作用;台灣面板在中國的市佔率,從去年的35%大躍進到56%,而過去以來始終處於領先地位的南韓面板,市佔率卻從46%,暴跌到不到30%。
由於ECFA是兩岸之間的貿易協定,完全無需理會其他國家例如日、韓的限制,因此將會大幅提升台灣業者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,「強者更強、弱者淘汰」的局面將會成為ECFA簽署之後,不斷上演的戲碼。
【延伸閱讀】
2009-09-16 |
|
2009-10-19 |
|
2010-03-23 |
|
2010-06-11 |
|
2010-06-14 |
|
2010-06-17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