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投資家短評】
新閣上路10天以來,已經拋出了非常多的稅改議題,但正如長期推動稅改的不分區立委曾巨威所說,稅改不應該再只是討論和尋求共識,更必須要落實到「行動」層次,才能真正跨出稅改的腳步。
【延伸閱讀】
2012-02-07 |
|
2012-02-04 |
|
2011-12-24 |
|
2011-11-17 |
|
2011-11-15 |
|
2011-10-19 |
|
2010-05-03 |
【今日最大誌】
行政院長陳冲昨(15)日接受本報專訪表示,推動稅制改革,過去針對特定團體或事項給予的租稅減免,即「稅式支出」將儘量減少,今後租稅優惠目的,是要創造就業機會,否則免談。
陳冲2月6日上任後,昨天首度接受媒體專訪,曾任財政部次長的他,嫻熟稅制,雖然再三強調在「財政健全小組」未討論前,不便明確表示意見,不過,言談中清晰透露馬政府推動稅制改革的理念和方向。
陳冲指出,台灣營業稅目前是5%,堪稱全球最低,在不修法前提下,依營業稅法,營業稅最多可提高至10%。
過去政府不敢調整,其實在不影響民生前提下可考慮,例如在國外和食物有關項目的營業稅就不課徵,以免影響老百姓生活。
有關檢討土地增值稅,因涉及憲法層次,他已轉告財政部長劉憶如,有必要的話,可以修憲,但前提是論述要清楚。陳冲說,台灣的租稅負擔率確實偏低,但租稅負擔率的計算方式,他已指示財政部釐清,參考世界各國作法,讓比較基礎更明確。舉例來說,英國沒有公營事業,但台灣有公營事業,公營事業盈餘繳庫要不要納入租稅負擔率計算,又例如台灣有很多稅式支出,侵蝕稅基,這些都要「算總帳」。
陳冲強調,他也是受薪階級,深知薪水階級的課稅「一毛錢都跑不掉」,租稅負擔確實重了一點,稅改原則是讓「有能力負擔的人,多負擔一點」,如同美國總統歐巴馬最近提出來的新預算案,是以「有錢人」為目標。
至於台灣要如何做,是讓有錢人、賺多一點的人,稅率更高?還是有其他方法可思考?陳冲表示已指示劉憶如將過去的稅式支出儘量減少,今後任何租稅優惠目的,就是可以創造就業機會。
所謂「稅式支出」是指稅法或其他法令,針對特定個人、團體或事項給予的租稅減免,為非直接式的政府支出,可能造成侵蝕稅基與稅收損失。
陳冲說,推動稅改應透過公開討論,尋求大家能夠共同接受方案。
【2012/02/16 經濟日報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