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報長期追蹤的半導體測試股京元電子(2449)公布第三季財報,單季營收90.2億元,毛利率34.5%,較去年同期的33.1%上升1.4%,單季EPS為1.22元,近4季累積EPS達到5.7元;此外,京元電也公布10月營收為30.38億元,較去年同期年減0.97%,並已連續三個月出現年減的衰退,今年前10月營收累積年增率下降至13.47%。
京元電子的營運開始出現衰退,符合日報原先的預期,不過11/8一篇來自《工商時報》標題為【京元電Q4營收估季減個位數】的新聞,似乎可以看到這波電子產業的高庫存風暴,對營運的影響評估:
測試大廠京元電(2449)公告前三季合併營收279.32億元,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53.33億元,改寫歷年同期新高,每股淨利4.36元。京元電雖然受到消費性晶片庫存去化影響,但在車用晶片、高效能運算(HPC)等測試接單持續暢旺,第四季營收預估僅小幅下滑個位數百分比。
由於消費性晶片庫存調整會延續到明年上半年,京元電原訂今年資本支出120億元,預期將下修5%~10%,明年資本支出還會繼續調降。然而消費性晶片的測試需求強勁,且採用先進製程及先進封裝的晶片測試時間拉長,法人預期京元電營運會在明年第一季底或第二季初落底,之後進入新一輪的成長循環。
京元電第三季因客戶去化庫存,導致產能利用率下滑,合併營收季減9.1%達90.2億元,與去年同期相較約略持平,平均毛利率季減2.9個百分點達34.5%,較去年同期提升1.4個百分點,營業利益季減21.1%達21.36億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4.4%,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季減25.7%達14.97億元,與去年同期相較減少1.6%,每股淨利1.22元已優於預期。
京元電前三季合併營收279.32億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15.3%,平均毛利率年增6.1個百分點達36%,營業利益71.38億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59.5%,歸屬母公司稅後純益53.33億元,與去年同期相較仍成長50.9%,每股淨利4.36元。
雖然下半年消費性晶片測試需求減少,但車用及工控、HPC運算、低軌衛星及高速網路等晶片測試接單續強,10月合併營收月增3.6%達30.39億元,較去年同期減少1%,累計前十個月合併營收309.71億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13.5%,持續改寫歷年同期新高。
法人指出,因為手機晶片的庫存修正劇烈,但京元電第四季營收僅下滑個位數百分比,且毛利率也只會略低於第三季,營運下修已開始趨緩。全球通膨等因素衝擊手機等消費性產品需求,但包括車用及工控、HPC運算等訂單暢旺,兩相抵銷下,看好京元電全年營收仍可望優於去年並創下新高紀錄,且下半年每小時測試價格(hourly rate)可維持上半年水準。
上述營運的變化,也具體反映在京元電子(2449)各項產品的營收貢獻上,以今年Q3為例,消費電子雖然仍是最大宗,但占比已下降至4成以下,並較去年Q3的45.5%明顯下滑。
此外,通信產品從去年Q3的30.4%微幅上升到今年Q3的31.5%,數據處理與儲存從11.6%上升到14.4%、汽車電子從8.8%上升到9.8%、工業電子從2.8%上升到4.1%。
平心而論,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產品貢獻變化,一方面可以讓京元電子長期的營運,因為產品的多元性而更加穩健,另一方面也印證今年6/27《投資家日報》領先市場的分析論點:
由於目前的京元電子仍有超過42%的營收,是來自於消費性電子產品,因此全球智慧型手機銷售預估的下修潮,京元電子的營運自然也會受到影響。
針對全球智慧型手機產業目前遇到銷售下滑的困境,京元電子董事長李金恭在今年5月的致股東報告書中表示:
縱智能手機、電腦、面板、消費性產品銷售量出現雜音,但汽車、伺服器、數據中心、網路通訊產品等需求確定上升。
又因為晶片設計的規格及複雜度提升,電晶體數量的增加,晶片測試時間拉長,生產進貨量穩定流入,測試設備平均利用率漸提高,預期此現象可望延續到明年。
本文From《投資家日報》2022年11/9
當時京元電子(2449)股價在33.85元
至今最高漲至54.8元,漲幅已達61%
【日報預覽圖】:
【好康活動】:
現在訂購60份日報+《半導體設備產業報》
《投資家日報》每份原價55元,優惠價只要10元
【詢問與訂購】:
(一)加入官方LINE@帳號,輸入ID:@smart888
(二)客服 (02) 2510-8888
(三)訂購網址:https://smartbw.pse.is/4ljaa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