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量台灣的經濟有七大領先指標,分別為股價指數、外銷訂單、實際貨幣數、製造業存貨、加班工時、核發建設面積、與北美半導體設備出貨與接單比,其中與台股趨勢方向最有直接關聯,就屬「外銷訂單」與「實際貨幣數」,前者可以合理反應未來3~6個月廠商的營收與獲利,後者則牽動台股的資金動能。
此外,外銷訂單與台股趨勢的關聯,主要是看「訂單年增率」的表現,年增率維持正成長,有利台股的多頭走勢,年增率若掉到負成長,台股的空方勢力就會抬頭。
根據經濟部的統計,台灣3月份的外銷訂單繳出537億美金,年增33.3%的成績單,不僅連續5個月年增率超過29.7%以上,自去年11月以來,外銷訂單年增率分別為29.7%、38.3%、49.3%、48.5%與33.3%,更可以用來合理推估未來3到6個月台灣廠商的業績展望確實仍相當明朗。
此外,進一步追蹤前三大的接單地區,來自美國的訂單金額達到156.5億美金,較去年同期大增43.3%,來自中國的訂單金額為142.8億美金,YOY年增率達47.1%,來自歐洲的訂單金額為100.1億美金,YOY年增率達49.1%,而此數據的內容,正好呼應昨天5/17日報:全球前兩大的經濟體美國與歐洲,已開始邁向全面解封與重啟經濟的階段,加上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中國大陸疫情控制得宜,自然會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經濟體,產生實際的提升效益。
再者,進一步追蹤主要的接單貨品,資訊通信年增48.5%、電子產品年增46.4%、光學器材年增53.5%、基本金屬年增32.5%、機械年增34.7%、塑橡膠製品年增48%、化學品年增21.6%,從此數據內容可以合理推估,台灣目前製造業的營運成長趨勢,並不只限於電子產業,而是涵蓋到所有產業,換言之,自然就反應在台股前一波「百花齊放」、「類股輪動」的多頭行情上。
本文From《投資家日報》2021年5/18
台股5/17一度跌到15159,但至今已反彈超過2000點
【日報預覽圖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