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體而言,慶龍認為台股的投資環境,對投資人非常友善,主要原因有二:
(一)資訊的揭露,非常透明與完整。
隨著近幾年主管機關對於上市櫃公司的監理要求越來越高,投資人不僅每個月與每季就可以檢視公司的財報表現,甚至內部人與大股東的籌碼流向,都可以輕易地透過電腦追蹤取得,因此對許多認真且用功的投資人而言,要精準掌握一家公司的營運狀況,其實都已經不是件難事,因此也就自然就能夠反應在投資獲利的績效表現上。
(二)無須課徵資本利得稅。
台股投資另一個對投資人友善之處,就是不用課徵「資本利得稅(俗稱證所稅)」,以一位同樣年收入1000萬的人為例,如果全是薪資所得,最高將被財政部課徵到450萬的綜合所得稅,反之,若是1000萬的收入,全是來自股票投資的資本利得,在一毛錢都不需要課稅的情況下,對財富資產的累積,確實將產生很大的助益。
不過對短線投資者而言,台股就不是一個友善的環境,因為交易成本之高,幾乎可以說是獨冠全球,以1000萬的資金為例,假設每一次都不賺不賠(例如108元買進鴻海,108元賣出),只要進出100次,1000萬的本金將只剩下557萬元。
分析台股會有這麼高的交易成本,關鍵原因,是因為現行賣出股票所課徵的千分之3證券交易稅,其實已經內涵了「證所稅」的概念在裡頭,畢竟追蹤民國43年所制定的「證券交易課稅辦法」,當時稅率僅為千分之1,之後由於證所稅於民國79年停徵之後,才上調到千分之6,民國82年之後,再降至千分之3至今,換言之,多出來的千分之2證交稅,就是「證所稅」課不到時,政府所做的補償方式。
此外,投資人如果是用網路上單,一般買進與賣出的手續費都還會再打5折到7折不等,因此上述的交易成本會依照每個人的交易方式而有所不同,但慶龍要說的重點是,在不考慮投資勝率的條件下?一般投資人想要靠「短線交易」,在股市中賺到大錢,確實會有相當大的難度。
【延伸閱讀】
2017-11-03 |
|
2017-10-31 |
|
2017-10-12 |
|
2017-10-03 |
|
2017-02-03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