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國際重要的金融數據,有幾項指標出現了明顯變化:
(一)美元指數突破100。
11/14美元指數成功站上100的整數大關,一方面宣示美元的大多頭行情即將來臨,另一方面對於全球金融市場,也產生資金排擠的效應。
回顧上一次美元指數突破100,時間可追溯到1997年8/4,當時亞洲貨幣不僅面臨龐大的貶值壓力,更經歷金融風暴的襲擊,而國際熱錢瘋狂湧入美國的結果,反而促動美國經濟,出現了由大量資金所推砌而成的榮景,甚至掀起市場對「.com網路公司」的投資熱潮,而當時美國聯準會Fed為了壓抑過熱的經濟,分別在1999年到2000年期間,透過連續升息6次,期望能達到降溫的效用。
當時美國這股對網路公司的投資狂潮,直到2001年才出現全面破滅的發展,而美國網路泡沫,也正式終結自1995年以來,美元不斷走升的局面,並且在3年之後,也就是2004年美元指數再度下跌到84以下。
換言之,從美元指數再度奔向100大關之際,似乎也預告美國各項資產目前已開始進入「泡沫」的風險。
(二)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狂飆。
第一個資產泡沫破裂,可能會落在債券市場,畢竟以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近期的走勢為例,不僅自今年7月以來的漲幅,已達71%,11/4以來更狂飆30%,一路從1.764%上漲到2.3%(編按:殖利率上漲代表債券價格下跌),而根據路透社的數據顯示,這波全球債券市場的市值,至少蒸發1兆美金。
(三)BDI指數大漲。
全球債券市場近期進入大崩壞的過程,從債券市場外逃的資金,除了部分流入股市之外,原料物市場則是另一個資金停留的出海口。
反應在BDI指數近期的走勢,不僅自11/8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,已出現17%的漲幅,自8月以來,更一路從631上漲到1065,波段漲幅甚至已達到68%。
整體而言,BDI指數的大漲,一方面反應國際熱錢近期的流動思維,另一方面或許能為低迷已久的「散裝航運」,帶來一些生機。
本文From《投資家日報》2016年11/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