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市場投資人普遍使用的「季線」作為股票買賣決策的依據,當股價站上季線,就買進,跌破季線就賣出,然而,這樣的投資策略,真得有效嗎?「季線」真的具有「生命線」的重要參考意義嗎?
慶龍以2013年作為電腦歷史回測的期間基礎,合計在12,024次的總進場次數中,賠錢的機率竟然高達69.66%,賺錢的機率只有30.34%,在賺少賠多的情況下,平均報酬率只剩下4.84%。
此外,如果把回測的時間拉長到2010年到2013年期間,結果更是慘不忍睹,不僅賠錢的機率上升到77.94%,平均報酬更掉到只有1.22%。
從上述的統計結果,不難發現,一般投資人如果以「以季線作為買賣」決策的依據,其實被「騙」的機率,高得嚇人。
再者,為了降低被「騙」的機率,因此市場有一派人主張,可以多加兩個確認條件,就是3天與3%,換言之,股價連續3天站上季線,並且超過3%的漲幅,才確認股票的後市,真得要上漲了?然而,實際的電腦模擬結果,又是如何?
在2013年的回測期間,合計3,037次的總進場次數中,賺錢的機會來到了52.58%,相較於未加3天與3%確認條件,勝率提高了22.24%,(52.58%-30.34%=22.24%),平均報酬率也從4.84%,勁揚到11.9%。
另外,如果把時間拉長到2010年到2013年,在合計10,620次的總進場次數中,雖然賺錢的機率只有36.36%,但也明顯較未加3天與3%確認條件的22.06%,提高了14.3%,而平均報酬率則從1.22%,翻倍到2.89%。
總結而論,雖然一般投資人可以透過觀察成交量的變化,以及多加3天與3%條件,來降低被「騙」的機率,但回歸到股票上漲或下跌的真正原因,其實還是在公司基本面的變化,因此投資人如果能進一步掌握基本面的變化,再搭配騙線防身術的使用,相信在投資的市場中,自然就能夠成為長期的贏家。
【延伸閱讀】:
2014-05-06 |
|
2014-04-03 |
|
2014-02-27 |
|
2014-02-24 |
|
2014-02-19 |
|
2013-11-01 |
|
2013-08-20 |
|
2013-08-02 |
|
2013-07-18 |
|
2013-06-28 |
|
2013-04-18 |
|
2013-01-28 |
|
2013-01-14 |
|
2013-01-07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