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照目前股票被市場打入冷宮的際遇,泰山(1218)曾經也風光過,甚至還有許多關於企業經營的可取之處,而接下來的日報,也將帶大家回顧過去一甲子時光的泰山。

 

 

2017-5-30 上午 10-02-45

 

 

詹岳霖接受慶龍獨家專訪時表示:「從外銷轉內銷,是泰山企業的第一個轉折點」。1952年,詹家投資設立永裕食品工廠,專門從事外銷蘆筍、洋菇等美元罐頭的製造,全盛時期工廠員工人數一度高達200人,讓泰山在外銷上賺了不少錢,然而好景不常,到了1970年代末期,隨著新台幣大升值,從1美元兌40台幣一路升值到30元,讓外銷罐頭的利潤也愈來愈少。

 

 

 

「那時候做外銷罐頭的工廠,在台灣都還有上百家」詹岳霖說,考慮經營環境的轉變、成本的大幅上升以及競爭者眾,泰山創辦人詹玉柱先生察覺台灣的罐頭食品外銷當時雖還有利可圖,但卻已經是強弩之末,因此毅然決定退出外銷罐頭市場,轉向台灣的內銷食品飲料市場發展,「現在回頭來看當時的這項決定,創辦人真的做對了,因為後來台灣外銷食品罐頭的發展一蹶不振,現在還能生存下來的,就只剩下少數轉型經營內銷市場的幾家公司」。

 

1983年,泰山正式轉戰台灣內銷食品飲料市場。當時在台灣食品飲料市場,北有味全、南有統一,2家公司都是產品種類多樣化的綜合食品龍頭公司,而在加工食品的市場部份,包括味王、味丹、維力、金蘭、掬水軒、可口、南僑等公司都自擁有一片天,飲料市場更是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帶動之下群雄並起,黑松稱霸碳酸飲料市場,金車因為伯朗咖啡一炮而紅,香吉士在果汁飲料獨領風騷,維他露也以舒跑運動飲料稱霸運動飲料市場,甚至國際大廠可口可樂也是大軍壓境,企圖在台灣飲料市場中分一杯羹。

 

2017-5-30 上午 10-02-58

 

 

「在這樣的條件下,沒有任何食品銷售通路和行銷經驗的泰山,在轉戰內銷市場的過程其實是一個難度非常高的挑戰」詹岳霖說,當時為了避免和味全、統一兩大龍頭公司正面衝突,泰山集團總裁詹仁道決定在食品飲料市場中,找尋夾縫來切入,以差異化的經營策略,來減少與同業的短兵相接和正面衝突,而在經過多次市場調查分析比較後,泰山發現在中國傳統的食品飲料領域比較少有同業在經營,因此便由這個市場開始,擬定「傳統美食現代化」的產品研發理念,這項策略,造就了泰山後來以「泰山仙草蜜」與「泰山八寶粥」一戰成名的基礎。

 

 

仙草蜜與八寶粥的成功,提高了泰山在台灣食品飲料市場的地位,也令其它同業刮目相看,詹岳霖認為,泰山採用的差異化行銷,將中國傳統美食賦予現代化生產、包裝,完全避開與食品大廠的正面交鋒,不僅成功讓泰山在食品飲料業界闖出一片天,也把泰山企業帶往一個更具競爭優勢的發展定位上,而飲料、甜品事業也成為泰山在油脂、飼料之外,營業額的主要來源。

 

本文From《投資家日報》2017年5/19

泰山當時股價為13.8元,至今最高漲至17.55元

 

@我要訂購《投資家日報》

 

 

【延伸閱讀】

2017-06-03

全家(5903)的奮起,泰山(1218)的轉投資收益

2017-06-02

看懂財報的弦外之音:宏全(9939)泰山(1218)

2017-06-01

提早一步的專業價值,以泰山(1218)為例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cky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