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階段的台股,大多數的投資人是處於何種心態?慶龍會觀察中央大學台經中心每個月都會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,其中有一個調查的指標與問題是:請問您認為未來半年是不是投資股票的好時機?
5月份最新的調查數據,認為「是」好時機的比重只有11.9%,較4月時的17%下降5.1%,認為「不是」好時機的比率高達79%,較4月時75.4%上升3.6%,其中回答「不知道」的比重,5月份為9.2%,4月為7.6%。
現階段的台股,大多數的投資人是處於何種心態?慶龍會觀察中央大學台經中心每個月都會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,其中有一個調查的指標與問題是:請問您認為未來半年是不是投資股票的好時機?
5月份最新的調查數據,認為「是」好時機的比重只有11.9%,較4月時的17%下降5.1%,認為「不是」好時機的比率高達79%,較4月時75.4%上升3.6%,其中回答「不知道」的比重,5月份為9.2%,4月為7.6%。
追蹤台股今年以來的走勢,先是從歷史新高的18,619,開始下跌3003點,跌到5/12波段的最低點15,616之後,便展開跌深後的反彈,最高來到16,807,上漲1,191點。
然而,好景不常,隨著美國公布5月CPI來到8.6%,不僅再度創40年以來新高的通貨膨脹率,更增添了美國聯準會Fed被迫加速加息的隱憂。
加速升息的隱憂,一方面讓美股連續兩個交易日出現崩跌超過876點的頹勢,另一方面也讓台股再度面臨破底的壓力;而走筆至此,相信許多訂戶都在關心台股將何去何從?
美國5月份的通貨膨脹CPI意外持續攀高到8.6%,不僅再度創下1981年、近40年以來的新高,更讓肩負穩定物價責任的美國聯準會Fed,決議必須得加大調控的力道,繼3/17升息1碼、5/4升息2碼之後,6/16再升息3碼,並暗示7月再升息2到3碼;換言之,若沒有太大意外,累積到今年7月底Fed已升息8到9碼。
整體而言,美國聯準會啟動「升息循環」對資本市場的影響,主要有兩大塊,一是資金的多寡,二則是股票估值的改變。
(一)資金的多寡。
聯準會的升息,一方面會導致借貸利息成本上升,另一方面在無風險存款利息也上升下,市場資金自然容易出現「減少向銀行借錢」與「將錢存在銀行」的變化,進而影響到風險資產股票的資金動能。
台股從一月初的最高點18619,跌到5/12見到這一波段的最低點15616,不僅跌掉了3000點,跌幅也達到16%,然而,就在市場還在討論目前台股最近的反彈,是不是「空頭市場的死貓跳」?慶龍卻明顯觀察到許多股價落底的訊號。
【股票小百科】:空頭市場的死貓跳
指得就是當股價快速崩跌之後,一方面由於股價與月線乖離過大,另一方面多殺多斷頭賣壓之後,籌碼又變得相對乾淨與輕盈,因此容易形成:報復性的反彈(也可稱為逃命波)。
Fed聯準會5/4雖然做出升息2碼的決議,但由於透漏不會積極升息,因此一方面激勵美股出現報復性反彈,道瓊大漲932點,另一方面FedWatch升息次數的最高機率,也從4/24時的11碼(機率為48.1%),下降至5/4時的9碼(機率為48.3%)。
美國時間4/30股神巴菲特舉辦了一年一度的股東會,長達5半小時的時間,高齡91歲的巴菲特不吝嗇分享了許多投資觀點,今天慶龍想利用日報的篇幅,幫大家整理如下:
(一)巴菲特如何看高通膨?
巴爺爺坦言自己無法判斷未來的通膨會變得如何?但高通膨不僅已經打劫了把錢藏在床墊下的人,也幾乎打劫了所有人,包括債券的投資人,包括股票的投資人。
Fed聯準會5/4雖然做出升息2碼的決議,但由於透漏不會積極升息,因此一方面激勵美股出現報復性反彈,道瓊大漲932點,另一方面FedWatch升息次數的最高機率,也從4/24時的11碼(機率為48.1%),下降至5/4時的9碼(機率為48.3%)。
近期比較值得留意的是,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周五3/25大漲4.27%,收在2.4787%,若以盤中最高點2.5027%計算,美債殖利率3周內從3/7的最低點1.6678%,短線飆升的幅度高達50%,其背後的原因與後續的影響,必須得進一步追蹤。
台灣本土疫情再起,加上上海無預警封城,以及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持續飆升,都讓今天3/28的台股,面臨市場沉重的賣壓,盤中一度大跌超過300點,終場下跌156點,指數收在17,520,似乎預告這一波從3/8的最低點16,764,回升到3/23的最高點17,738,將近千點的反彈行情,已畫下一個逗點。
受到本土確診案例攀高到382例,加上聯準會釋出最快5月縮表,且將以每月最多950億元的速度回收市場資金,不僅高於市普預估的800億美金,更掀起資本市場的擔憂,而台股就在這內外利空的雙重夾擊下,今天終場大跌343點,收在17,178,再度失守年線的重要關卡。
台灣本土疫情再起,加上上海無預警封城,以及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持續飆升,都讓今天3/28的台股,面臨市場沉重的賣壓,盤中一度大跌超過300點,終場下跌156點,指數收在17520,似乎預告這一波從3/8的最低點16764,回升到3/23的最高點17738,將近千點的反彈行情,已畫下一個逗點。
平心而論,看到台積電(2330)近期的股價直直墜,確實有些意外,不過話說回來,這也是金融市場非常自然的現象,因為永遠會有突如其來的利空,來打擊多頭信心,而身為最大權值股的台積電,在面對這一波俄烏戰爭所引發的系統性風險,自然成為外資的提款機,並觸動台股在3/7創下史上第二大外資單日賣超金額822億元的紀錄,僅次於2021年2/26史上最高的944億元(編按:當天台股大跌499點,收在15,953)。
今天的台股可以說是一片「烏」雲罩頂,越演越激烈的烏俄戰爭,不僅推升國際油價飆升到近每桶140美元,更觸動台股多頭信心的潰散,終場不僅大跌557點,收盤在17,178點,更直接摜破年線17,318的重要關卡。
現階段看似風雨飄搖的行情,投資人該如何應對?是該風雨中生信心?還是趕快躲雨等待雨過天晴?
衡量台灣的經濟有七大領先指標,分別為股價指數、外銷訂單、實際貨幣數、製造業存貨、加班工時、核發建設面積、與北美半導體設備出貨與接單比,其中與台股趨勢方向最有直接關聯,就屬「外銷訂單」與「實際貨幣數」,前者可以合理反應未來3~6個月廠商的營收與獲利,後者則牽動台股的資金動能。
這幾天全球的金融市場,一來籠罩在新變種病毒來勢洶洶、全球疫情再起的恐怖氛圍,二來是受到通膨怪獸來襲,美國聯準會恐加速縮減購債(編按:俗稱印鈔票)規模、與升息的時機,美股不僅出現超過1000點的崩跌走勢,更讓台股這一波挑戰萬八的行情在17986止步之後,便開始回檔修正,繼11/26上週五下跌284點,今天11/29開盤也一度下跌達202點,最低來到17,167,自高點回檔達819點。
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,原本還擔心美國經濟將出貧富差距擴大的K型復甦,形成「頂層笑看股價狂飆、底層愁嘆繳不出房租」的不健全的狀況;不過在美國總統拜登,近日相繼推出重量級的政策之後,克魯曼所擔憂的K型復甦,或許可望獲得一些紓解。
長期以來,華爾街有一句名言:「別跟聯準會作對,因為你永遠贏不了You can not fight the Fed」,因此自然反應在美國時間9/22所召開的聯準會決策會議,之所受到全球資本市場關注的原因,而本次會議有三大重點:
(一)最快在今年12月,開始降低購債規模。
所謂購債,全名為購買債券,別名叫印鈔票,目前聯準會每月印操票的金額為1200億美金,預計從12月開始逐步降低每月印鈔票的規模,降至每月1000億、每月800億、每月600億、直到零為止。
整體而言,雖然從今年12月Fed將開始降低購債規模,但本質上還是持續地在印鈔票,資金的水龍頭依舊持續打開,只是稍微關小一點而已,全球各類資產,包括股市,還是具備「水漲船高」的推升效益。
這幾天打開報章媒體,到處充斥著中國版雷曼兄弟風暴即將來襲的恐怖言論,畢竟當中國房地產龍頭企業恆大深陷高達3000億美金的負債困境,不免讓市場擔憂是否會引起全球資本市場的骨牌危機?
慶龍從事媒體工作10多年以來,總是觀察到這個資訊市場有一個明顯的特性,就是喜歡「落井下石」與「錦上添花」的議題操作,總喜歡用聳動性的標語,來吸引觀眾的目光;從收視率、點閱率的角度來看,或許能夠理解,但從投資的角度來看,想法就完全不一樣了。
畢竟對於聰明的投資人而言,應該會非常樂見市場的「落井下石」,因為才有「好股票」跌到「便宜好價格」的機會,也應該非常樂見「錦上添花」,因為才有「好股票」,漲到「昂貴好價格」的契機。
延續前一篇的內容,或許是有上面的這些陰影,因此才形成目前台股投資人保守與謹慎的觀望氛圍,但對慶龍而言,台股目前陷入量縮整理,是非常合情與合理的,畢竟這一波台股已經從8/20時的最低點16248,上漲1385點,來到這一波的最高點17633,短線急漲8.5%之際,本來就需要休息一下,如此才能走更長遠的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