慶龍想到一段來自聖經的經文:「你要保守你心,勝過保守一切,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。箴言 4:23」心,是一切的源頭,決定了所有事情發展的方向,人生,是如此,投資,何嘗不也是呢?

 

2020-2-4 下午 03-00-12.png

 

最近慶龍在看由2017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理查賽勒所撰寫的著作【不當行為】,這是一本討論行為經濟學的書,有別於傳統經濟學的理論,都是假設「人」是理性的,理查賽勒卻主張,現實的生活,人會有很多非理性的不當行為。

 

書中有一段有意思的例子,有一個大學經濟系的教授,同時也是紅酒收藏家,曾在多年以前,收藏了一批以每瓶10美元購入的紅酒,而這批紅酒目前已增值到每瓶100美元,而這位教授曾表示自已偶爾會在特殊場合,從這批酒中開一瓶來喝,但他絕對不會花100美元買酒,也不會將其中一瓶用市價賣給其他有意收藏的人。

 

上述的心理現象,是行為經濟學中的一個理論,「稟賦效應」或「厭惡剝奪」(英語:Endowment effect),主要是形容人會更重自己所擁有物品價值,並且產生偏見,一方面導致對規避風險的考慮,大於對追逐利益的考慮,例如曾在10美元買過紅酒,就不會再用100美元買了,另一方面在出賣物品或資產時,往往會索價比產品本身更高的價值,例如紅酒市價雖只值100美元,但會希望賣出更高的價格,才能彌補被剝奪的厭惡。

 

2020-2-4 下午 03-00-25.png

 

 

平心而論,「稟賦效應」回答了慶龍這幾年在投資上的一些領悟,例如很多好股票,曾經在便宜的價格,例如10元時買進過,之後股價漲上去了,一般投資人就很難再用更高的價格,去買進同樣一檔股票,此時,如果又出現已經賣掉的狀況,例如漲到30美元就賣掉,想要再買回來(例如50元)的難度就會非常高,因為要克服非常大的心理障礙與關卡,畢竟此時的心境,規避風險的考量,將會遠遠大於追逐利益的考量。

 

再者,當一檔股票明明已經上漲到合理的目標價,但許多投資人內心卻還是會渴望能夠用更高的價格賣出,形成不理性的決策過程,而最後的結果,常常出現原本賺錢的股票,淪為「紙上富貴」,甚至「空歡喜一場」的南柯一夢。

 

@我要訂購《投資家日報》

 

【延伸閱讀】

2019-08-23

比悲傷還要悲傷的事:用資金配置克服

2019-07-01

掌握投資心理學,才不會人財兩失

2019-09-20

危機入市好股票:94要贏在起跑點

2019-09-05

認錯與換股的勇氣:以宏遠(1460)勤誠(8210)為例

2019-07-16

股市贏家的三個條件:常識、知識、膽識

2019-04-25

賺不停的存股策略:漢唐(2404)獲利超過320

2019-06-25

林志玲結婚與沉沒成本:台積電(2330)聯電(2303)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cky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